12月2日,Nature刊发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剑锋教授课题组题研究论文,通过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潘锋教授课题组合作,他们揭示了钯单晶电极界面水分子构型及其在析氢反应中的核心机制,为提升电催化反应...
由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缑慧阳研究员带领的国际研究小组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形态的金刚石——次晶金刚石 (Paracrystalline diamond),这种新形态的结构填补了非晶结构和晶体...
近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刘新磊教授等人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具有快速水分子传递通道的MOF膜的研究工作。...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DNL1901)陈萍研究员、郭建平研究员团队与丹麦技术大学Tejs Vegge教授团队、大连化物所李海洋研究员团队、大连化物所江凌研究员团...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李乐乐课题组报道了一种方法学以实现利用蛋白酶调控核酸功能,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两种肿瘤促转移标志物的空间选择性成像分析。研究成果先后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11月25日凌晨00时,吉林大学刘冰冰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Ultrahard bulk amorphous carbon from collapsed fulleren...
北京时间11月25日,华侨大学发光材料与信息显示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魏展画教授团队与多伦多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Edward H. Sargent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在线...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姜超课题组联合美国Scripps研究所余金权教授在化学类国际顶级期刊ACS Catalysi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实用氧化剂实现钯催化酮和酰胺衍生物β-C(sp3)-H硝酸酯...
中国科学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杨军丽研究员团队利用一种新型发光纳米材料-硅纳米粒子,构筑了荧光硅纳米粒子药物筛选新体系,简单、快速、可视化地实现了α-糖苷酶活性评价及其抑制剂筛选...
西湖大学王怀民研究团队使用设计的多肽分子,通过控制多肽分子组装的形式,实现了功能多肽分子在细胞内的可控聚合。该工作首次提出通过分子刹车片控制化学分子在体内的可控精准组装,整合了酸催化水解和酶诱导自组...
2021年11月12日,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同期在线发表了西北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陈凯杰教授和张健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分别题为“One-step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通过模拟光合作用,即植物用来生产糖分的光驱动过程,设计了一种可以吸收光并用光来驱动各种化学反应的新型光催化剂。该研究成果15日发表在《化学》杂志上。...
11月15日《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刊发了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谭必恩教授研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固载型共价三嗪框架薄膜高效光催化水分解产氢”。该文阐述了谭必恩教授团队在共价三嗪框架薄膜制备方面的最新...
刺激响应性水凝胶不仅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还可以感知外界刺激并做出响应,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刺激响应性水凝胶依然存在机械性能差,响应性单一等缺点。因制备一种机械性能优异,多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姜桂元教授团队联合德国莱布尼兹催化研究所Evgenii V. Kondratenko教授团队、焦海军教授团队,山西大学及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者,...
近日,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李峰教授发表关于CRISPR分析诊断技术的论文,系统综述了CRISPR技术在分析方法开发与分子诊断中的应用。...
近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刘震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称为基于反向微乳液的可控表面印迹(ROSIC)的新方法,不仅能对各种纳米材料表面进行仿生分子识别功能化,也能制备无核的分子印迹纳米球,所得材料具有优异的...
继2021年9月联合华为云发布蛋白质多序列比对开源数据集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昌平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高毅勤课题组在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再次取得...
近期,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化工分院智能制造团队谢涛教授、吴晶军助理研究员联合浙江大学化工学院赵骞教授、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宋吉舟教授开创性地提出了以软物质水凝胶作为分离界面,利用该界面在厚度方向上能产生...
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赵军锋教授团队聚焦化学与生命科学前沿交叉研究领域,在多肽化学合成与精准修饰上取得了原创性、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在化学加网2021中国医药&精细化工产业项目交流暨青年企业家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