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宋振雷教授课题组在硅氮杂环合成上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 2021, 143, 11141-11151上。宋振雷教授为化学加网2021中国医药&...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晓明课题组在配体修饰的双核铑催化多组份反应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 上。...
维生素C,我们很熟悉的一个名字。 孩子感冒了,喂VC泡腾片增强抵抗力;老人生病了,挂维C营养液补充营养…… 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微量营养素,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和清除体内自由基的潜力。 ...
2021年8月6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双聘教授侯旭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受邀发表了关于新兴的仿生纳流离子学在未来人工智能、脑机接口技术中具有巨大潜能的Perspective文...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脑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殷东敏课题组在《生物化学杂志》发表研究论文阐明钙调蛋白乙酰化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与侯中怀教授合作,提出了一种在纳米催化剂修饰的电极表面上耦合传质过程和表面反应的全动力学模型,以探索和阐明非均相电催化过程中的动力学优化(图1)。该项研究成果以“Micr...
近日,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院)李越中、吴长生教授团队在黏细菌天然产物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成果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吴长...
2021年7月8日,江苏省心脑血管药物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方一民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Sustainable ...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黄硕课题组Nano Letters首次报道纳米孔多肽测序的技术原型...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天然产物研究中心邵华武研究员课题组与南方科技大学蒋兴宇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对MOFs前驱参数的调控,已成功制备出具有强荧光性能的空心MOF纳米管,且可用于自我指示的药物递送。...
复旦化学系张凡团队报道新型近红外荧光分子用于生物医学多重成像,研究成果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期刊在线发表。...
近日,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邱化玉教授研究团队在有机光伏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器件优化方面的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18.02% Efficiency Ternary Organic S...
2021年7月28日,《Nature Communications》以在线全文Article的形式发表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程群峰教授课题组在仿生纳米复合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Stiff an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路军岭教授与李微雪教授、韦世强教授等课题组密切合作,协同利用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和原子限域两种机制,在g-C3N4载体上设计合成了高载量、高稳定性的Ni1Cu2动态三原子催化剂,该催化...
2021年7月28日,《自然》期刊在线发表题为《氯胺酮作用于人源NMDA受体的结构基础》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脑科学...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吴泽辉副教授团队《Angew Chem Int Ed Engl》提出构建小分子氯离子通道新策略...
日前,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东兵课题组在合成化学领域取得突破。团队提出含氮杂环化合物合成新策略,首次利用张力环交叉二聚扩环反应,实现多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的高效化学合成。相...
2021年7月16日,清华大学药学院胡泽平课题组在《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期刊在线发表题为《基于3-硝基苯肼同步衍生化羰基、羧基和磷酸基亚代谢组策略的超灵敏、宽覆盖LC...
近日,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林星宇研究员课题组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Green Chemistry》和《ACS Sensors》上先后发表研究论文。两篇论文第一作者均为本科生李吟涛。...
近日,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卞证教授、崔凤超副教授和朱广山教授团队在多孔芳香骨架(porous aromatic framework,PAF)材料邻域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首次将具有路易斯催化活性的三苯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