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关注科研,献身教育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郑兰荪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8-08-16
导读:将勤奋的汗水化作学识,将先进的学科知识带回国门,再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浇灌新一代学子。他将教学看作是自己职业生涯中最有成就感的工作。他认为,能够与年轻学生面对面地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识,感受他们知识水平的点滴提高,是人生的莫大愉悦,也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最大幸福。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郑兰荪,2018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候选人。

  

  1977年恢复高考后,郑兰荪如愿以偿进入厦门大学化学系学习深造。从此,开始了由校办工人到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和顶尖科学家的化学蜕变。

  负笈万里求学路,苦读天下万卷书

  1982年,中美联合招收化学类研究生,当时就读厦门大学四年级的郑兰荪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成为首批CGP项目(Chemistry Graduate Program,“中美合作化学研究生项目”)的留学生之一。在美国,郑兰荪师从美国著名化学家、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莫利(R.E.Smalley)教授,从事原子团簇的激光产生和研究。在美国的四年中,他几乎没有节假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每天只做一顿饭,分成三餐吃;每周工作80多个小时。

  天道酬勤,辛勤的汗水终于浇灌出丰硕的成果。凭籍执着的科学热情、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的奋斗精神,郑兰荪留学不满四年就获得博士学位。他的“超冷原子簇正负离子束”研究达到当时国际上最先进水平,博士论文被他的导师Smalley教授认为是他所指导的博士论文中最富有独创性的论文,同学们开玩笑地称他为“负离子先生(Mr. negativelcns)”。 Smalley教授多次感慨地说:“兰荪,从你身上,我可以体会到中国的长城是怎样修筑起来的!”

  满腔赤诚爱国情,自研自创辟蹊径

  1986年5月,在戴上博士帽数天后,郑兰荪毅然动身回国,成为CGP项目中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并回国工作的留学生。美国、德国、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同行均以优厚的条件挽留,都被他谢绝了。

  回国后,郑兰荪进入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成为该站第一位研究人员。郑兰荪选择自己研制实验室所需的仪器装置,这样干周期长、风险大,可能在几年内出不了一篇论文,但却有可能开展真正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有特色的研究。他一方面四处申请经费,购买仪器设备,筹建自己的实验室;另一方面加紧充实在国外来不及学习的配位化学、有机化学和晶体结构等相关知识,为开拓新领域打基础。经过一年多不懈的努力,他得到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国家教委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和博士后研究基金的资助。郑兰荪把它们全部投入到购买仪器设备上。他采取“滚动式”发展方法,使研制仪器的水平和研究工作一直处于国际上该学科发展的前沿。他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激光等离子体源飞行时间质谱计,这台仪器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和“福建省首届青年科学奖”。

  

  郑兰荪从事的研究课题“原子团簇科学”被国家科委列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其“部分主簇原子簇的激光产生与研究”的研究成果通过国家鉴定,认为填补了国际上原子团簇研究领域的空白。这些开拓性的创新研究,为我国乃至世界原子簇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卢嘉锡先生曾称赞郑兰荪的研究工作是国内青年一代化学工作者的代表。

  率先在厦门大学开展原子团簇的激光产生和研究的同时,他还毫无保留地向国内同行传授有关的技术和方法,并指导和协助他们研制类似的仪器,带动了国内原子团簇科学研究的开展,并在数年内迅速发展至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为推动这一前沿学科领域在国内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1年他获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作为国内杰出青年人才的代表,郑兰荪创造了许多“第一”。1992年,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届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资助;1993年,入选国家教委首批“跨世纪人才计划”专家;199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届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鉴于他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1995年,郑兰荪当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0年被聘任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于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当时年仅47岁。

  心系化学谋发展,潜心育人桃李芳

  郑兰荪将教学看作是自己职业生涯中最有成就感的工作。他认为,能够与年轻学生面对面地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识,感受他们知识水平的点滴提高,是人生的莫大愉悦,也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最大幸福。

  当选院士后,郑兰荪仍然坚持为本科生上课。在他看来,为本科生上课是教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可以将研究成果的最新发展动态直接传授给学生,拓展他们的学术视野,增强他们对学科发展的信心。自1997年起,他开始承担厦大化学系本科一年级主干课《无机化学》的讲授,这是化学系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专业课。由于校区布局的原因,2003年至2012年,厦大的一二年级本科生在海对面的漳州校区,因此往返教学很是“车船劳顿”。他平均每周往返漳州校区两次,给本科一年级学生上《化学原理》课,加上路程和备课时间,每次平均花费8小时以上。有时去校区上课碰上出差,他便随身带着行李箱,下课后直接从教室奔赴机场。

  为了循序渐进培养一年级学生记笔记的习惯,郑兰荪在授课时坚持板书。多年以来,始终如此。常常一堂课下来,他的身上沾满了粉笔末。有同事曾建议他改用PPT,“板书每次写都要擦掉,太辛苦了”,但郑兰荪不同意,他说,“这些一年级的学生,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用板书的方式可以一点点地引导他们进行思考,感受知识演绎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比较容易掌握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郑兰荪注重“加减结合”:“加”是指,在讲授课程中加入相关领域的科研内容,除了国际科学前沿的一些重要进展以外,他也十分注意介绍我国特别是本系化学研究的一些突出工作。“减”则是指,在教学内容上突出知识主干,少讲或不讲相关的枝蔓。重点讲授最基本的概念、容易混淆的概念和较难理解的概念,特别发挥他多年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和优势,强调在今后从事化学研究中确实有用的知识。在讲授各种重要公式时,强调它们的物理意义,避免复杂的推导。这样一套“该繁则繁,宜减则减”的教学方法,让郑兰荪的课堂始终充满活力、富有效率。

  每年,郑兰荪在给一年级新生上课时,都要首先强调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他明确告诉学生教材中的内容、观点可能会有错误,他讲授的内容、观点也肯定会有错误,不要迷信教材、迷信教师、迷信权威;课程指定的教材仅是学习的参考书,他不会照本宣科,学生也完全可以参考其他教材。他在课堂教学中会亮出个人非共识的学术观点,如认为“分子晶体”以外的“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都不是由分子组成,绝大多数无机化合物都是“非分子物质”,并且强调这只是他个人的观点。

  与其他教师一样,郑兰荪也会遇到回答不出学生问题的情形。碰到这种情况时,郑兰荪不会勉强应付,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或者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还不掌握相关的知识,需要与其他教师讨论或学习后才能解答;或者说明相关的科学问题尚未解决,鼓励学生深入探究。

  2004年,福建省授予郑兰荪“杰出人民教师”称号,以表彰他在科研攻关和教书育人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由他领衔讲授的无机化学课程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并于2017年在中国大学慕课网开设了慕课。他领衔的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并获得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郑兰荪心系学科发展,积极参与我国化学学科的教学改革工作。2006-2017年担任两届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他主持化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基于化学的新工科专业设置和建设方案研究、化学专业结构调整、化学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等多项教学研究项目,引领了化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他撰写的教学论文在《中国大学教学》、《大学化学》等杂志发表,他本人也多次在国内各类化学教学研讨会作大会报告,解读、宣传化学教学基本内容和办学基本条件,对规范高校化学类专业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多方呼吁加强西部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举办多场化学专业西部教师培训班,多次亲自为学员讲授示范课并和学员交流,学员们在总结中写到:“很有幸本次培训领略到郑兰荪院士的大家风范,聆听了他几十年积累的研究与教学经验,郑老师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甘于奉献的精神使大家深受感动和教育。”

  精心培育新团队,科研创新谱新篇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为了促进厦门大学化学学科的发展壮大,郑兰荪毅然决然地将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从物理化学转移到无机化学。他创立了厦门大学无机化学博士点,重视培养、引进和选留优秀人才。

  

  郑兰荪招收的第一位博士生在毕业留校任教六年后即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9年受聘“长江学者”教授。他培养的一名硕士赴美攻读博士学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在通过恩师了解到母校已经搭建和谐而富有朝气的高水平研究平台后,毅然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于2007年回母校任教,2009年即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0年受聘“长江学者”教授。

  作为一名战略科学家,郑兰荪向来重视学科交叉和研究领域的拓展,先后引进了中山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的优秀人才加入研究团队。作为团队负责人,他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引导学术方向,鼓励大胆创新,积极为团队成员特别是青年师生攻关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他提倡研究经费、招生名额等研究资源应该更多向青年研究人员倾斜,解决他们在研究条件和学术发展上的种种困难。研究团队成为了青年研究人员成长的“孵化器”,先后培养了1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得者、1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郑兰荪以正直、谦逊、睿智“大家风范”,经过近20年的努力,使原本相对薄弱的无机化学学科得到快速发展,组建了一支国内一流、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研究团队,并在C50的研究中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的成果。这支队伍先后造就了6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位“长江学者”教授。

  

  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2004年发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成果,被国际学术界誉为相关学科发展的里程碑;团队于2008年起先后在Nature子刊发表了4篇论文。2006年,由他主持的“碳原子团簇的形成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作为学术带头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资助,由于研究工作出色,该群体2010年获得延续资助。

  拳拳之心教育计,勤俭助学美名扬

  郑兰荪作为一名战略科学家,一直密切关注着我国教育、科研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并身体力行地推动我国教育科技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近年来,他先后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和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等社会兼职,在另一个舞台上参政议政,为科教兴国建言献策。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郑兰荪院士一直对高等化学的教学质量非常关心。他深知教学需要积累,提出“指导青年教师胜任教学”的理念,并通过政协提案、接受媒体采访等渠道呼吁应进一步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教师钻研教学。2007年“两会”期间,他代表民盟中央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遵循高教规律,培育创新人才》发言,提出“要切实转变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确保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事教学活动,特别是承担本科基础课的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结构”、“增加对教育的总体投入,确保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研究、实践和创新活动的必需条件”等建议,引起很大反响。2011年“两会”期间,他提出“科学研究应该‘顶天立地’”的见解,并陈述了“基础科学的门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高校教师创建独立研发企业”等建议。

  

  郑兰荪在生活上严格律己,宽和待人。他克勤克俭,对物质生活要求极其简单,至今还住在没有电梯、87平米的房子里,办公室空间小而简陋,电脑已使用十几年而不舍更换。他谦虚亲和,在问题面前奋勇担当,在荣誉面前谦虚礼让,生活中颇具亲和力,深受师生爱戴。

  受父母的影响,郑兰荪还慷慨解囊、增资助学,助力青年学子实现梦想。他的父母均为留学归国的爱国知识分子。父亲郑重教授是中国现代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曾任厦门大学海洋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学系主任、生物学系主任。母亲顾学民教授是中国著名无机化学家,曾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化学系主任。1987年,郑重、顾学民夫妇设立了厦门大学“重学奖学金”。2001年,郑兰荪向该奖项增资,以表彰品学兼优、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