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62级化学系的方荣祥主攻的领域是“植物病毒学和植物生物技术”,2003年他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年近七十的方荣祥身体有恙,行动不似年轻人那般自如。然而与笔者间隙谈天,他所展露出的科学家的思维和行事方式却十分典型:头脑清楚,逻辑严密,话语简洁利落,他的复旦情缘与人生故事便是在这样的“白描”中逐渐清晰起来。
忆青春岁月
入学后的方荣祥被分在化学系一班,住在八号楼,“我们的情况比较特殊,我和三班的两个同学住在一起,这很符合现在‘interclass’的理念”,他语气轻松地回忆起当年的宿舍生活,但瞬间又凝重起来,“其中三班一个同学因肝癌早早过世了”,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谈到当年的学习方式和氛围,他表示那时“不像现在搞分数教育、搞排名,大家一起上课、一起讨论,气氛融洽,学的东西也比较扎实”。至于一年“四清”、两年“文革”带来的影响,方荣祥认为那是“迫不得已的政治形势”,而自己和许多同学之所以在遭受如此巨大的影响之后还能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并做出一定的成绩,他认为“三年的基础教育太重要”。复旦学习的前三个年头不仅为方荣祥在化学这一门学科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数学、物理、英语这些基础课程同样使他受益匪浅。方荣祥回忆,“老师特别认真,水平特别高”。那时,化学系的外语由复旦外语系的老师亲自授课,用的也是外语系自编的教材。而那个外语老师第一次上课的情景至今还令他难以忘怀,“他穿着过时的衣服,裤子是‘大绑腿’,看起来一点也不洋化”。与外表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第一次来上课,他一言不发,先在黑板上画出整幅英国地图,准确和逼真程度让全班同学目瞪口呆。方荣祥感慨,“那是有真本事的!”
现在的方荣祥看上去非常平和,他打趣年轻的自己有“一颗喜欢热闹的心”,当年的他是复旦民乐队的一员,拉二胡。每每有演出,“我们就在1号楼的医务室里排练”。
毕业之后,系里办同学会,百忙之中的方荣祥宁做“空中飞人”也要脱身前往。“每次回到上海,总要看看家人,看看学校,特别是化学楼。”母校半个世纪以来的点滴变化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我们那个时候,国定路到了晚上根本没有人,静悄悄的”,而去五角场吃一碗八分钱的阳春面或是小馄饨,就是穷学生们难得的美味享受了。今天的五角场,早已成为城市副中心,复旦校园内的变化同样在新世纪以后天翻地覆。然而看起来,方荣祥有点小小的不满,“太繁华也太乱,那时候更像校园,现在却像闹市区了”。想了想,方荣祥又补充道,“学校的生活是很值得回忆的,那时没有太多的物质引诱”。
谈科研人生
谈及自己的成就,方荣祥就轻描淡写,“那是因为我是占了很大便宜,单位几十年未变,工作比较稳定,受到的干扰少”。在离开复旦的近五十年里,和工作单位一样未变的,还有方荣祥做科研的恒心和毅力。
1968年10月,甫一毕业的方荣祥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旁人看来,这似乎是一次转行,然而方荣祥认认为,“化学与生物有天然联系”。如果说学校里的实验课还算“小打小闹”,方荣祥便是从这里走上了独立科研的道路。
1979年,改革开放的政策拉动了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转轮。这一年,他迎来了人生第一次出国的机会。他在国家统一的英语考试和研究所的业务课选拔中脱颖而出,被派往比利时。到了欧洲,那里的物质生活、工作和科研条件,都与刚从动乱中回过神来的国内有着云泥之别,也给了初来乍到的方荣祥深深的震撼。后来的方荣祥越走越远,他去美国,到纽约——那里的研究所有国际上最领先的实验室。“现在,我们的研究所非常国际化,实验室有来自欧洲、日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同事,大家不分国籍,做实验都十分努力,做到十一二点,甚至熬一个通宵也不稀奇”,方荣祥自然也是其中的一员。
回国之后,方荣祥开始长居北京,也有了自己的实验室。从那时起至今,他的研究方向都围绕着转基因植物,这是一个在国内相当前沿的课题:“前沿”一方面意味着无限前景和可能性,另一方面却也暗示了经验的匮乏和源源不断的争议。方荣祥说,“研究植物病毒和转基因作物,烟草是基本的模式,它同时又是经济作物,但是对人类健康却伤害很大”,出于伦理道德方面的考虑,他便把同样的原理用在番茄和辣椒上。方荣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多次取得重大突破,获奖无数。他觉得成绩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在纽约研究所时打下的基础,又说,“感谢复旦的教育,复旦的教育是严谨的,它教会我执着,多年只做一件事”。
1998年,方荣祥的学生罗宗礼获得院长特别奖
现在的方荣祥还坚持带研究生,亲自参与实验室的事,更多的时候便交给这些年轻人。作为整个实验室的总舵手,他负责制定实验方向、总结实验结果和申请科研经费。
方荣祥院士获得何梁何利奖(左一为方荣祥院士)
在学生广场的活动结束之后,校友们移步大学路的餐馆,觥筹交错之中继续畅谈人生。而午餐结束之后,方荣祥就要率先离开了,他必须尽快飞回北京,毕竟实验室里的事情,一刻都不能耽搁。而这场短暂的相聚并不是一个句号,尽管人到暮年,依旧“夕阳无限”,带着不舍,带着憧憬和期盼,方荣祥和他的同学们将回归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也继续书写着各自的精彩。
参考资料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