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院士风采 | 万惠霖教授

来源: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      2017-08-27
导读:1966年万惠霖从厦门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1982年至1983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进行研修;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获得中国催化成就奖。

导师简历

image.png

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厦门大学化学系催化理论方向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82年3月至1983年4月,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访问学者。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image.png

长期从事催化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参加了配位催化、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和合成氨a-Fe催化剂的有关理论研究及部分实验研究。参与主持“八五”重大基金项目和负责相关子课题的研究,在甲烷氧化偶联含氟稀土基氧化物催化剂的研制及其性能、结构、酸碱性、助催作用本质和活性氧物种O2-的原位表征方面,取得了系统的研究成果。在负责两个“973”项目子项目研究中,参与论证并提出了氧存在下Ln2O3表面激光诱导的O22-物种的形成机理;基于理论模拟和实验表征结果的比较,对甲烷、丙烷选择氧化的催化剂作用机理和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与老师和同仁合作,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1本。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两项(排名第2和第3),包括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在内的部级奖六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催化成就奖,卢嘉锡化学奖,厦门大学南强杰出贡献奖等。

image.png

导师寄语

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作为一名研究生,聪明的头脑和出色的成绩固然是我们所渴求的,但必须还要具有优秀的品德和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精神。要脚踏实地、培育良好的学风,坚定学术追求,持之以恒的探索,不断拓宽自己的人生境界。远离科研中的浮躁和急功近利,在学术上坚持创新,勇攀高峰。

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够把握机会、迎接挑战,认真践行“自强不息,至于至善”,传承厦大精神,为我们学校双一流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困难就攻克它,碰到挫折就战胜它,小有成功则加倍努力,大有作为则更加发奋。

以汗水和心血催化的人生最美丽!祝大家成功,成才!

 image.png

参考资料

【1微信公众号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ID:gh_90c82c35067f)厦门大学导师风采之院士篇 | 万惠霖教授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