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敢为人先,独具魄力
2018年2月1日,彭彬离开了诺华。这个日子对他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20年前的这一天,他加盟了瑞士诺华。
除去2005年到2009年在GSK美国的4年,彭彬在瑞士、美国以及上海为诺华整整工作了16年。1998年,进入瑞士诺华时就作为I期临床试验临床药理团队的负责人,参与到了“神药”格列卫的临床研发工作中。
他是全球临床研发团队的主要成员,参与I/II期拟定格列卫的剂量和参加跟FDA的IND新药临床试验以及NDA上市答辩谈判。2001年,他代表诺华团队分别在美国AACR 和ASCO大会首次报告格列卫的I/II期临床药理实验结果,也是数篇格列卫临床文献的第一或主要作者。
而这些不寻常的职业生涯,正是彭彬医学道路的基础。
也许正是这20年兢兢业业的经历,让他在掌握丰富的药物研发知识的同时,也为国内带回了领先的研发理念。
作为一名华人,他时刻心系国内的医药事业,在他几近完美的前半生中,他把自己投入到临床试验临床药理中,而后半生,他自豪地把自己投入到国内新药研发的事业中,从头到尾做成一个项目,是他没有遗憾的决定。
在人生的路上或许他已是中年,但对于中国的临床药物研究,他仍然是“朝气蓬勃”的青年。
一如他20年前独往异国研究医药新领域的坚决,20年后,彭彬毅然敢于放弃一切投入创业。今年初彭彬就职于上海岸迈生物,任职CMO,负责整个临床研发进程。
敢为人先,是彭彬几十年如一日的魄力。
02 组建团队,各尽其职
对于一个初立的创业公司而言,重要的是一开始要弄清楚哪些事情是需要自己做的,哪些事情是可以交给CRO公司做的。
❶ 进入岸迈生物,彭彬第一件事是开始组建自己的临床团队
此前二十年的工作经验,让他明白,临床研发过程中有些工作必须有自己的团队,比如临床药理(PK/PD),统计、法规以及临床医学等。
当年诺华来中国设立肿瘤转化研究中心,他一个人来,离开时团队已经接近有30多人。这正是他一手建立的临床团队。
正因为有经验,彭彬在选人上制定了一个原则:根据岗位职责选择合适的人才,减少人浮于事,重视团队协同的力量,将岗位效率最大化。在能够各司其职的人之上,加入一个有着高效决策力和理智分析能力的领导者,才是一个完美的团队。
❷ 赢也转化医学,败也转化医学
团队成功建立之后,至关重要的决定是制定合适的方向。彭彬博士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药物研发的薄弱环节——转化医学。
转化医学是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连接起来的桥梁。团队作为研发机构,把基础研究的成果及时反应到药物研发中去,是必须做的一件事,因此,转化医学必须做好。
彭彬举出例子,在抗肿瘤药物的研发领域,转化医学可能会是成败关键。
默克就赢在了转化医学。默克并不是第一个开始进入PD-1药物研发的企业,但目前无疑已经领先。
默克的胜出有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早期的研究中就确定了最佳受益人群。根据正确的生物标志物,找到了最佳受益人群,并针对特定人群进行临床研究,最终也更快的获得成功。
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最初却失误在了转化医学。吉非替尼当年的临床II期结果非常好,但到了III期,结果却出乎人意料——欧美失败,但中国和亚太地区却成功了。最后他们发现,是因为中国和亚太地区的人群EGFR靶点的突变率较高。
目前中国的转化医学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很明显,无论是在药物发现环节,还是在临床研究环节。过往的药物研发中,中国对于转化医学概念认识不足,转化医学的新理念并没有深入到中国的医学教育、药物研发领域。
在彭彬看来,转化医学应该贯穿药物研发从早期到晚期的各个环节。而目前国内的现状是,肺癌患者在医院就医,尤其是基层医院,接受常规的检查仍然是医学检查,例如病理检查确定这是鳞癌还是腺癌,医生对于标志物Biomarker等认知仍然有限。
未来的药物研发,尤其是肿瘤药物,赢也转化医学,败也转化医学,这也是彭彬重视转化医学的原因。
03 道阻且长,继续前行
建立起一个团队,并成功地定位了自己的位置,但是这条路也并不好走。
20年前,在英国,有着许多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但10年前,却一家都没有留下;10年前,在日本也有很多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但如今,也没有了身影。
在药物研发领域,跨国公司在中国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大,它的优势也在逐渐削弱。10年后,随着国企和民企的崛起,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在中国出现。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在中国做临床研究有价格上的优势。但如今这种价格优势已经消失了。
针对临床试验审批制造成的审批流程慢,时间长之类由来已久的问题,如今改了备案制,或许时间上的滞后会有所改善。
当然,国内仍有自己的优势。彭彬负责的项目目前已处于中美同时申报IND的阶段,虽然由于流程的问题,可能中国会比美国晚半年左右启动。但中国病人多,入组快,也许能追回一些时间。不过,这是中国药物研发临床领域最后的优势。
病人多的优势目前也有它的片面性和弊端。
中国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北、上、广这三个城市;在药物研发临床领域,PI更是集中在这三个城市。病人过度的集中,研发机构只能“抢病人”。因此,开发更多的二三线城市的临床研究资源,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在这样的环境中,临床试验如何能加快?是否可以建立新的,例如II、III期合并研究的临床新模式?在这条漫长又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彭彬博士和他的团队仍旧在不停地探索和研究。
04 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药物研发是一条充满激情,却又遍布坎坷和挑战的道路。需要千千万万名医学工作者都在这条道路上努力耕耘,前仆后继地为药物研发事业付出自己的才华和心血,只为患者的生命之路能走的更远,更好。
彭彬一直期待着药物研发在中国有个灿烂的春天,国企,民企和外企共同努力为中国患者带来更多的新药。
彭彬
MD, PhD (医学/临床药理学博士)
现任上海岸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医学官
英国纽卡素大学临床药理学博士,英国曼切斯特大学博士后。1998年被瑞士诺华制药公司聘任为临床药理部高级研究员。此间, 参与了举世瞩目的第一个抗癌靶向药格列卫(Glivec) 的研究与开发, 该药的发明导致了抗癌靶向药的划时代的革命。多次应邀前往ASCO, AACR, ASH 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作学术报告,同时也以第一或者合作作者身分在包括NE. Medicine在内的国际重要学术杂志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2009年被美国诺华制药肿瘤研发中心聘为全球肿瘤转化医学上海中心执行总监,领导全球重点为亚太包括中国的早期肿瘤药物的临床研究。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荣誉委员,上海市药学会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血液学会(ASH)多个国际学术组织会员。拥有极其丰富的国际领导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经验。
参考资料
[1]微信公众号同写意(ID:tongxieyi),写意人物丨彭彬:敢为人先的医药之路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