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基因魔剪自1980年被首次发现以来,已为化学、生物、生物医学等学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近几年来, 由于其独特的分子识别及信号放大机制,CRISPR被广泛应用于分析与诊断工具的开发,部分CRISPR诊断工具已成功实现临床应用。
近日,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李峰教授发表关于CRISPR分析诊断技术的论文,系统综述了CRISPR技术在分析方法开发与分子诊断中的应用。该文从CRISPR各类工具包的独特识别与酶切性质入手,深入剖析了各类CRISPR分析诊断技术的设计理念与技术路径,全面探讨了其灵敏度、特异性、检测通量、速度等分析性能,并进一步讲述了CRISPR与纳米技术、微流控技术等的深度整合及其在新冠病毒诊断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临床应用。此外,文章还深入探讨了未来CRISPR在分析诊断领域所面临的挑战、解决思路及新的展望。
该文以内封论文发表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上,题目为“The CRISPR–Cas toolbox for analytical and diagnostic assay development”。四川大学为该论文第一通讯单位,化学学院李峰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唐娅楠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
全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1/CS/D1CS00098E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