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部11人 | ||||
序号 | 姓名 | 年龄 | 专业 | 工作单位 |
1 | 卜显和 | 56 | 无机化学 | 南开大学 |
2 | 迟力峰(女) | 63 | 物理化学 | 苏州大学 |
3 | 房喻 | 64 | 物理化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4 | 刘买利 | 62 | 分析化学 |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
5 | 马光辉(女) | 56 | 生物化工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6 | 马於光 | 57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华南理工大学 |
7 | 王梅祥 | 60 | 有机化学 | 清华大学 |
8 | 谢素原 | 53 | 无机化学 | 厦门大学 |
9 | 俞飚 | 53 | 有机化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10 | 元英进 | 57 | 生物化工(合成生物学) | 天津大学 |
11 | 周翔 | 58 | 化学生物学 | 武汉大学 |
卜显和
卜显和,男, 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学院, 教授
学习/工作经历
1982.09-1986.07, 南开大学化学系,本科生
1986.09-1992.12, 南开大学化学系,硕士、博士生(导师:陈荣悌院士)
1990.10-1992.05,日本广岛大学医学部药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生
1992.10-1995.11,南开大学化学系,讲师,副教授
1995.12-至今, 南开大学,教授
1998.06-1999.10,日本分子研究所/东京大学,访问教授
2004.01-2004.06,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裘槎(Crocher)访问教授
2004.10-2013.12,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系, 主任
2004.01-至今, 天津市金属与分子基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5.07-至今,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首任院长
研究领域和兴趣
无机化学-功能配合物化学
主要业绩
卜显和教授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工作。 1997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获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2017年评为首批天津市杰出人才。担任中国化学会晶体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晶体学会小分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快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中国科学:化学》《中国化学》《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结构化学》《应用化学》编委;Dalton Trans、Aggregate等期刊顾问编委。任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和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化学加,加你更精彩。卜显和长期从事配位化学研究,在配位聚合物精准合成、结构性能调控、功能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系统的原创性成果。建立以配体设计为引导的配位聚合物构筑方法,提出多层次调控策略,揭示结构性能规律,实现从结构控制到功能导向系列新体系的构建。以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Adv. Mater., CCS Chem等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他引20000余次,H因子87;成果被编入《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 Chemistry II》等十余部专著与教材。主编《配位聚合物化学》 (240万字,科学出版社) 等专著,副主编《配位化学》教材,参与撰写其他专著与教材5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天津市自然科学特等奖(2018)及一等奖2项(2011、2002)。培养研究生百余名,其中2人获国家杰青,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20余人成长为教授。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担任一至七届亚洲配位化学大会(ACCC)国际顾委,在国际配位化学大会(ICCC)等做特邀报告。作为大会组委会主席承办2012年全国物理无机化学会议、2016年第十四届固体化学与无机合成会议(获中国化学会优秀学术交流组织奖)等。
迟力峰
迟力峰,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领域
物理化学,表界面物理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78/02-1982/01,吉林大学,物理系,学士
1982/02-1985/01,吉林大学,化学系,硕士,导师:李铁津
1985/09-1989/12,德国哥廷根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博士,导师:Dr. Moebius, Prof.Dr. Troe
1990/01-1991/03,德国美茵茨大学化学系,博士后,合作导师:Helmut Ringsdorf
1991/04-1993/03,德国巴斯夫公司,博士后,合作导师:Harald Fuchs
1993/04-2000/12,德国明斯特大学物理系,教授资格(等同于助理教授)
2001/01-2003/12,德国明斯特大学物理系,私人讲师
2003/01-2011/12,吉林大学化学系,双聘教授
2004/01-2014/03,德国明斯特大学物理系,教授
2012/03-至今,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
荣誉和奖励
1.国家杰出青年(B类)
2.江苏省双创人才
3.ACS Nano Lectureship Award
4.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迟力峰教授在物理化学领域长期从事界面与分子相互作用对分子组装及反应调控的机制研究,揭示了分子组装和单键反应的规律,从单分子层面上获得了对表面物理化学过程和表面在位化学反应的新认知。她率先提出利用界面和动态过程调控分子聚集的方法,构建宏观尺度下亚微米周期性结构,为解决组装体系难以长程有序的基本科学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利用金属单晶表面的结构及催化效应,在温和条件下实现正构烷烃的聚合,提出了分子在表面上选择性活化和偶联的新策略。化学加,加你更精彩!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大/重点项目,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研究任务项目等。截止目前在包括Science, Nature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400余篇,为9本专著撰写章节,主编Wiley纳米丛书专著一部,主编《中国科学》表面分子与超分子专刊一册,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
房喻
房喻,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专业领域
物理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78.02-1982.01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专业,本科/学士
1982.02-1984.08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助教,物理化学
1984.09-1987.06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师从孙作民教授,由华中师范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期间晋升讲师
1987.07-1993.06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讲师、副教授(破格),物理化学
1987.07-1995.02 英国 Birmingham 大学化学系,Research Assistant,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工程实验室,生物大分子
1995.03-1998.02 英国 Lancaster 大学高分子科学中心,高分子科学,PhD Student,师从 Ian Soutar 教授,期间获海外杰出研究生奖学金(ORS Award),2018 年 3 月获授哲学博士学位
1998.02-1998.07 英国 Lancaster 大学,Research Fellow,高分子中心短期工作
1998.08-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期间曾经担任化学系主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副校长、校长职务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房喻教授长期从事薄膜基荧光传感和分子凝胶研究工作。先后主持科技部 863重点、基金委重大科学仪器专项、重点国际合作、国防 973 课题、教育部财政部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等项目 30 余项,在 JACS、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Nat. Commun.、Chem. Soc.Rev.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 240 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 40 项。作为主持人先后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1 项,获郎迪森中国软物质研究杰出贡献奖、陕西化学杰出贡献奖。培养的学生 1 人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奖,5 人获陕西省优博论文奖,1 人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1 人入选国家博新计划,2 人获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生一等奖,3 人获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生二等奖。化学加,加你更精彩!在科学研究中,坚持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再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研究,并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研制的隐藏爆炸物、毒品、BTEX(苯、甲苯、乙基苯、二甲苯)荧光传感器和探测设备实现了工业生产和规模销售,产生了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持研制的软模板基轻质高强聚苯乙烯材料(STPS)完成了技术转移,正在组织工业放大。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房喻教授为我国化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出任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国家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两个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也曾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和国家基础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为我国化学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段化学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切切实实的贡献;(2)房喻教授是国家级物理化学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级物理化学精品课程主持人,推动实施了西部地区物理化学教学团队与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水平大学物理化学教学团队的交流合作,承担了多项物理化学教学改革课题,推动了我国区域物理化学人才的培养,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房喻教授带动或直接推动了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学科和材料学科的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化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前0.4%,材料学科进入ESI排名前0.5%,化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学科行列。房喻教授曾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
房喻教授积极参加中国化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为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表现如下:(1)积极参加并承办中国化学会及其下属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各项学术交流活动;(2)曾任陕西省化学会理事长 10 年,现任陕西省化学会名誉理事长,积极参加并组织隶属陕西省化学会的各项区域性学术活动,助力中国化学会发展,获陕西省化学杰出贡献奖;(3)连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学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影像科学与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化学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有机固体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任中国化学会《物理化学学报》和《应用化学》杂志编委。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 房喻,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2019
2. 房喻、刘静、彭军霞、刘凯强、丁立平、辛云宏、刘太宏、彭浩南、晏妮、蔡秀琴、陈香李。分子凝胶基材料的创新制备与应用,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2018,壹等奖
3. 房喻、丁立平、辛云宏、刘凯强、何刚、刘太宏、彭军霞、张淑娟、吕凤婷、严军林、薛敏。环境敏感材料创制的科学基础与应用,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2013,壹等奖
4. 房喻、张颖、刘守信、胡道道、刘凯强、王公正、刘静、彭军霞、夏慧芸、薛敏、杨菊香。凝胶类软物质的设计制备及其模板效应研究,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2009,壹等奖
5. 房喻、何刚、崔红、王红月、曹源、丁立平,国家知识产权局优秀专利奖,2015
6. 房喻,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软物质研究杰出贡献奖,2019
刘买利
刘买利,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学习/工作经历
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96年毕业于伦敦大学Birkbeck学院化学系,获博士学位;
1998年至今,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3年至2015年,任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7年至2018年,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所长;
2012年至今,任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2018年至今,任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武汉磁共振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和兴趣
分析化学,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主要业绩
刘买利主要从事生物核磁共振(NMR)技术、方法和应用研究,取得的主要创造性成果如下:
1. 创建了抑制效率>10^6的水峰抑制方法W5,为生物NMR研究提供了“最好的单一技术”和“标准方法”;建立了“回收效率接近100%”的水峰下信号获取方法RECUR,多维非均匀快速采样数据的谱图重建技术GFFT,噪声及伪峰的抑制技术NASR,灵敏度增强的13C-NMR定量分析技术Q-DEPT+、Q-POMMIE等。拓展了在分子水平上开展生物NMR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提出了“分离谱峰,不分离样品”的策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重叠NMR谱系综分离方法:建立了无需化学分离就能分别获得小、大分子的一维和多维NMR谱的扩散-弛豫加权法DIRE;建立了最高量子滤波的多维谱方法MAXY,实现了不同官能团的1H和13C-NMR谱的选择性检测。化学加,加你更精彩!在DIRE和MAXY基础上,建立了多种高效测定结构和动态参数的方法,使灵敏度提高了4倍、梯度场效率提高10倍,为解决“大分子扩散系数测定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为复杂生物样品的NMR直接分析、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3.针对性地建立了分析弱相互作用、共结合和竞争结合的模型和NMR测定方法;建立了表征药物亲和力强弱的指标C50和基体个体差异影响相互作用的参数;率先在国内组织开展活细胞内生物分子结构和相互做用的NMR方法和应用研究,阐明了细胞中NMR谱线增宽的机制,证实细胞中钙调蛋白激活的分子机制等,推动了活细胞NMR研究的发展。
4.积极倡导并践行谱仪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研制新仪器并开拓应用范围,为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化学加,加你更精彩!研制出了把电子能量转移到原子核以提高灵敏度的脉冲式动态核极化-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装置,其中1H增强达到170倍;在300-500 MHz NMR谱仪研制及产业化中发挥了作用,实现了“国产高场NMR谱仪从无到有的突破”,该仪器已在国内销售70余台套;参与研制成功了激光抽运超极化129Xe用于肺部磁共振成像仪器系统,其信号增强倍数达到5万,获得了常规技术难以得到的与肺部疾病、气血交换等有关的结构和功能信息。
曾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蛋白质研究”专项专家组成员和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现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发表SCI论文256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6件。成果曾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马光辉
马光辉,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2001年),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国际期刊J Microencapsulation、IEC Res等期刊编委,Particuology、Eng Life Sci领域编辑。 研究方向为均一生物微球和微囊的制备及其在生化工程和医学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用于生化分离、药物载体、免疫佐剂(疫苗递送系统)、细胞培养微载体等创新产品。在Nat. Mater., Nat. Biomed. Eng., Sci. Adv., Nat. Commun., JACS, Adv. Mater.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0余篇,他引超过12000次,3篇论文先后获得Elsevier出版集团 “Highest Cited Original Research 2006 Awards”,“Top 50 Highly Cited Articles by Chinese Mainland Authors (2006-2010)”,“Top Cited Paper for 2010 and 2011”奖励。化学加,加你更精彩!出版中英文专著11部,撰写学术书章节22篇,其中包括美国著名的化学工程师手册《Perry's Chemical Engineer's Handbook》(中国学者首次参加撰写)。中国发明专利授权88项,国际专利授权12项,专利技术和产品在国内外500多家单位得到应用。 主要获奖情况: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年)、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2020年),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0年),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6年),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2014年)。
马於光
马於光,男,1963年生,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获吉林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工程”。2001年、2008年分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特长光电材料物理化学、激发态光谱学和合成化学。从事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研究,重要学术贡献包括:(1)提出并论述了利用磷光材料提高电致发光器件效率的原理,"开拓了一类大幅度增加器件效率的材料体系";(2)发现了被命名为X-聚集的发光效率最高的分子排布方式,"交叉的分子堆积实现了有机分子的高效率蓝光发射";(3)发明有机发光薄膜的电聚合方法,"这个技术可能发展成用于有机全彩色显示的RGB图案化的新技术,在工艺的简单性和成本方面要优于目前的技术。"化学加,加你更精彩!作为负责人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有机聚合物光电信息材料的基础研究)、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三重态激子问题及高效率器件研究)以及973项目子课题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论文被SCI他引4500余次。
1. 1981年9月-1991年7月,吉林大学 化学系,本科、硕士、博士
2. 1991年7月-1993年9月,吉林大学 电子科学系,博士后
3. 1993年11月-1998年9月,吉林大学 副教授
4. 1995年7月-1996年7月,1998年1月-1998年7月,香港大学,访问学者
5. 1998年9月-今, 吉林大学,教授
6. 1999年6月-2000年5月,英国剑桥大学,访问教授
7. 2006年7月-今,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8. 2012年9月-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王梅祥
王梅祥,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习/工作经历
1979.09-1983.07, 复旦大学化学系,本科学生
1983.08-1986.08,北京有色金属总院,职工
1986.09-1989.07,中科院化学所,硕士研究生
1989.07-1992.03,中科院化学式,博士研究生
1992.-4-2009.05,中科院化学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9.05-现在,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研究领域和兴趣
1.全新功能化大环分子杂杯芳烃 (heteracalixaromatics)、冠芳烃(corona[n]arenes) 和锯齿型环带(芳)烃分子 (beltarenes) 的设计与合成、结构与反应、识别与组装
2.阴离子-pi非共价相互作用
3.高价有机铜化学
4.基于叔烯酰胺合成子的有机杂环合成反应方法
5.对映选择性生物催化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主要业绩
建立与发展了杂杯芳烃、冠芳烃的大环与超分子化学,在阴离子-pi非共价作用、高价有机铜化学、化学催化和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反应方面获得成绩,最近在锯齿形环带(芳)烃的合成、结构与性能方面获得研究进展。
2006 礼来公司“礼来科研成就奖”(Eli Lilly & Company, Scientific Excellence Award)
2005 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委员会“第三届中国化学会有机合成专业委员会有机合成创造奖金奖”
2004 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员”
1999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8 香港求是科学基金会“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1998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
199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基金”
谢素原
谢素原,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领域
无机化学
研究兴趣:特殊结构富勒烯的合成、性质及其在超导和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碳簇材料的结构和形成机理,高效液相色谱和表面质谱分析,碳基纳米团簇材料(纳米管、石墨烯等)的合成及其功能化。
学习/工作经历
1984/09–1988/07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 化学 学士
1988/09–1989/08 中南工业大学化学系 化学 硕士
1989/09–1991/08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化学 硕士
1991/09 – 1996/08 福建省三明市环境监测站 分析化学 工程师
1996/09–1999/08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 无机化学 博士
1999/09–2001/05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讲师
2001/05–2004/05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副教授
2003/11–2005/05 美国克莱姆森(Clemson)大学化学系 访问学者
2004/05–至今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富勒烯作为一类重要的碳团簇自从1985年被发现后,曾经历一波又一波的研究热潮,取得了许多突破,富勒烯的发现者们也因此获得了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重要的科学难题相继出现,例如富勒烯的形成和应用的问题,世界上许多研究小组因这些难题而纷纷退出了富勒烯的研究,加上九十年代初出现的碳纳米管(2004年后又出现了石墨烯),使富勒烯的研究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降温。化学加,加你更精彩!而谢素原在这一时期进入到富勒烯领域,面对遗留在富勒烯科学中的重要难题,他能持之以恒地研究了20多年,解决了新型富勒烯稳定化的重要难题,实现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富勒烯(氯化物或氢化物)的合成。 谢素原教授围绕具有相邻五元环的新型富勒烯合成的整体成果进入国际领先行列,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次(分别为第一和第三完成人)。迄今发表的170多篇论文中,有8篇发表在Science及其子刊(2)和Nature子刊(6)。同时,他还延伸了富勒烯宏量合成与分离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基础,实现了富勒烯工业化生产。为推动富勒烯的研究作出了积极贡献。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虽然富勒烯的可能结构很多,但迄今被合成的不足万分之一。谢素原总结了稳定新型富勒烯的基本原理,确立了合成违背“独立五元环规则”的新型富勒烯的方法─笼外衍生法,获得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新型富勒烯的氯化或氢化物,系列工作例证了新型富勒烯合成(稳定化)的瓶颈得以突破,催生了围绕笼外衍生合成富勒烯的新研究方向,该方向被J. Mater. Chem.的总主编Martín教授在Chem Commun(49,1039)的视角文章中评价为nowadays a hot topic in fullerenes science Martín教授在Chem Commun(2013,49,1039)的视角文章中评价为nowadays a hot topic in fullerenes science “当今富勒烯科学的一个热点”。 例如,关于小富勒烯C50的研究成果在Science期刊发表后,两位因发现C60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斯莫利和克罗托教授分别评价道“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它是一项具有重要影响的漂亮结果”。化学加,加你更精彩!他长期从事《无机化学》教学工作;担任中国化学会旗下的《无机化学学报》期刊编委;担任过第473次香山科学会议“结构与功能:团簇化学发展的挑战与机遇”(2013)会议主席;以中国化学会会员的身份参加第246次ACS meeting (2013)、环太平洋化学大会(Pacifichem 2015)、华人无机会议(2015)、全国物理无机会议(2016)等大会并作大会报告。在《科技纵览》撰写“团簇:认识微观物质世界的一个重要桥梁”和“碳团簇的新成员:首次精准合成的碳锥分子”的科普文章。基于谢素原教授多年的科研工作,撰写了《Morden Inorganic Synthesitic Chemistry》的富勒烯合成化学专章;编著了《富勒烯:从基础到应用》一书,全面介绍富勒烯的的发现、结构、合成、分离、形成机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高分子化学等相关基础知识,对富勒烯的产业化开发和应用作了回顾与展望。在研究中他能勤奋谦虚,治学严谨,注重研究质量和系统性;追求真理,持之以恒,不急功近利;为人坦诚,作风正派,富有奉献精神。为此,他先后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和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
俞飚
俞飚,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专业领域
有机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85年9月-1989年7月,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9年9月-1992年6月,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1992年9月-1995年6月,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95年8月-1996年8月,美国纽约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1996年9月-1997年9月,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7年9月-1999年11月,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副研究员
1999年11- 至今,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俞飚研究员在糖化学生物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 (1)发明了以糖基三氟乙酰亚胺酯和以糖基邻炔基苯甲酸酯为给体的糖苷化方法,实现了此前不能实现的一系列糖苷键的合成,已成为复杂寡糖和糖缀合物合成中的关键反应和通用方法。前一个方法被全球75家实验室成功应用,被认为是催化糖苷化反应中的三个里程碑之一;后者被称为俞氏糖苷化反应(Yu Glycosylation)。 (2)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一系列复杂天然糖缀合物的全合成,例如通过63步实现了国际上多个课题组历经14年未能完成的抗生素蓝道霉素A的全合成,代表了当今复杂糖缀合物化学合成领域的前沿水平。 (3)深入开展了聚糖和糖苷分子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研究以及药物研发,合作阐明了Hoodia孕甾皂苷通过激活GPR119受体来控制食欲和治疗糖尿病的机理、研发了糖基化雷公藤内酯作为抗肿瘤药物先导化合物等。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自2009年起担任“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还担任了10家化学生物学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基金委“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与化学干预”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成员等。组织(或共同组织)了第3届亚洲糖科学与糖技术会议和第24届国际杂环化学会议等10次学术会议,为促进我国化学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担任国际碳水化合物组织(ICO)的首位中国代表、亚洲糖生物和糖技术通信(ACGG)的指导委员会成员、Adv. Carbohydr. Chem. Biochem.和Carbohydr. Res.等7个专业期刊的编委或顾问编委以及《中国化学》副主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知名研究机构做邀请报告近200场。
已培养(合作培养)博士生52人、硕士生18人、出站博士后10人;其中已有15位成为教授(研究员),4人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人获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
做为召集人之一成立了中国化学会“糖化学专业委员会”,并担任首届主任委员。作为共同主席组织了3届全国糖化学会议。
担任中国化学会旗下多本学术期刊的编委,包括《化学学报》、《有机化学》、Chinese Chemical Letters、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等;担任《中国化学》副主编。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俞飚、惠永正、王来曦、邓绍江、卢寿福,国家自然科学奖,2010年,二等奖
(2)俞飚,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2013年
(3)俞飚,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FRSC),2016年
(4)俞飚, 张树政糖科学奖杰出成就奖,2019年
(5)俞飚,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1998年
课题组:http://biaoyu.sioc.ac.cn/index.asp
元英进
元英进,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天津大学副校长。
学习/工作经历
1980年9月—1984年9月 天津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本科。
1984年9月—1987年6月 天津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 硕士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1987年6月—1988年3月 天津大学化工系有机化工专业工作,从事化工过程教学与科研。助教。
1988年3月—1991年10月 天津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生化工程方向博士。91年获博士学位。期间90年任讲师。
1991年10月—1992年6月 天津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从事生化反应工程教学与科研。
1992年6月—2000年9月 天津大学化工系参与创办“生物化工”专业,任副主任,从事生物化工科研与教学;93年任副教授,95年晋升教授,9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97年入选教育部化工学科“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99年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000年获得政府特殊津特。
2000年9月—2003年3月 化工学院副院长。从事生物制药工程科研和教学,创办制药工程专业,任主任, 2002年入选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 2003年被聘为天津市特聘教授。
2003年3月-2008年化工学院院长。2004年被评为天津市授衔专家,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7年获得国家教学名师奖。
2017年6月,天津大学副校长。现任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研究方向:
合成生物学:人工基因组设计合成、天然产物人工生物合成体系、人工混菌体系
系统生物学:微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生物制药:微生物药物合成
生物能源:纤维素乙醇和航空燃油生物合成
学术兼职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副主编
《Biofuels, Bioproducts and Biorefining -Biofpr》编委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ing》编委
IChemE Fellow
《化工学报》、《过程工程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编委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学术成就
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863项目首席专家;获得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成就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成就奖等,研究成果入选“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等,引起国内外专家和媒体的广泛关注。《Science》同期发表专文评论,成果受到《Nature》、《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Reviews Genetics》等多个顶级期刊专文或亮点介绍。
科研项目
负责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作为973首席科学家主持973项目、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国家基金委应急项目重点项目。
已经完成的项目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周翔
周翔,博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教育与工作经历
1982/09-1986/07年,武汉大学化学系, 学士,
1986/09-1989/07年, 武汉大学化学系, 硕士,导师: 吴萱阶教授
1993/01-1996/05年,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博士,导师:陈建成教授
1996/10-1998/10年, 美国University of Virginia化学系,博士后,
导师: Sidney M. Hecht 教授
1998/11-2001/05,美国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化学及生物化学
系,博士后;导师: Steven E. Rokita 教授
1989/07-1992/12 武汉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
2001/05-至今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与兴趣
团队研究方向是核酸的化学和生物医学交叉研究,涉及到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医学等学科和领域。核酸异常改变往往会导致重大疾病发生,通过化学小分子对不同核酸结构的识别和作用,发现生命过程新机制,进而对相关生命过程进行化学干扰和调控,这些研究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开发的基于核酸进行疾病早期诊断和高选择抗癌新策略和新技术,可以弥补传统诊疗手段的不足。化学加,加你更精彩。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分子对非规则核酸结构的识别和调控; 修饰核酸的分子识别和检测新技术的开发; 基于核酸的重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应用。已在Acc. Chem. Res., Chem. Soc. Rev., Nat. Chem. Biol., Nat. Commun., Sci. Ad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Nucleic Acids Res.,CCSChem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
社会兼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化学组成员
第七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化学化工学部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十一、十二和十五届化学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基因信息传递过程中非编码RNA的调控作用机制专家指导组成员(2014/7-至今)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八和二十九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2016-2019年)
教育部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
Editorial Advisory Board,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Editorial Board Member, Scientific Reports
Editorial Board,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编委
获奖与荣誉
1. 2018年英国皇家化学会特许化学家(Chartered Chemist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CChem)
2. 2018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FRSC)
3. 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4. 2013年入选首批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
5. 201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6. 2010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7. 2010年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二等奖
8. 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9. 2002年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