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里,我们检验物品是否短斤缺两,用公平秤。类似的,疫情期间,核酸标准物质也是这样一把校准核酸检测的‘尺子’。”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樊春海说。他是2022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之一。
疫情期间,樊春海积极推动了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 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合作,及时研制了两种新冠病毒体外转录RNA标准物质(GBW(E)091111以及GBW(E)091112),为核酸试剂盒提供计量溯源和质量控制依据。
他介绍,2019年年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企业仓促上马新冠检测试剂盒的研发,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当时备受关注的问题就是——准不准?
“准不准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标准,有标准,才知道准不准。”樊春海说。
由此,才有了该核酸标准物质的研制启动。
当时,樊春海昔日的一名学生——在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工作的刘刚博士来找他。樊春海回忆说:“他跟我说,我们是不是应该来做一个核酸的标准物质,我觉得这个想法非常好,鼓励他做。”
樊春海出生于1974年,45岁时便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受访时,这位“70后”院士说,这个工作主要是自己的学生刘刚在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带着队伍在一线夜以继日奋斗了40多天才完成的,而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作为国家重大科学设施,积极做好了技术支撑等“后勤保障工作”。
他回忆,该核酸标准物质当时紧急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初步统计,有1000多家研发企业使用了该标准物质,“应该说,这为抗击疫情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至少在其中一个环节上提供了一个把控标准,即让核酸检测试剂盒在出厂时是准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路以来,樊春海也用自己的方式,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樊春海说,昔日的导师一直鼓励自己做想做的事情,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他更好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因此,他从2004年开始培养研究生时,有意无意之间,也把这样一种宽松的培养方式传承下来,“宽松的方式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不一定适合于所有领域,但在基础研究领域,我觉得这种宽松的方式,能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除去繁忙的科研工作,樊春海还热心科普。疫情期间,他也加深了对科普的理解——重大事件时,专家进行科普时不能“信口开河”。
他解释,专家的工作往往聚焦在某一领域,在某一领域专业,但同时也有知识的局限性,当被置于一个高度复杂的事件中时,有些过度“科普”会误导大众。比如,疫情刚开始时,普通口罩是否有用,引发争论。当时国外有些专家认为,普通口罩的孔径远大于新冠病毒的直径,不可能挡得住病毒。但后来的研究表明,其实病毒不是以单个颗粒存在的,飞沫中集合了很多病毒,其聚集体的直径远大于口罩孔径,所以普通口罩日常是完全可以发挥重要保护作用的。
“因此,我觉得,在类似疫情这种紧急的情况下,特别需要专家多谨慎,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经验,就向公众传达不成熟的信息。”他说。
樊春海还是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他带领团队基于核酸分子自组装、逻辑编程、材料复合、高时空分辨显微成像等技术,构建核酸分子机器与纳米机器人,为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检测和诊疗提供全新智能工具。
他已在 Nature(《自然》)等杂志发表论文500余篇,被引用5万余次,近7年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他说自己是个“交叉学科研究者”,“我的很多论文是合作发表的,这跟我个人兴趣比较广泛,从事交叉领域有关。现在交叉学科兴起,团队之间的合作研究也多了,这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完)
参考资料: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2/08-11/9825056.shtml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