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我把兰大化学故事讲给你听”——专访兰州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原化学系党总支书记李恒滨

来源:兰州大学      2023-04-05
导读:虽然经历多个岗位,李恒滨始终认同自己是“兰大化学人”,在化学系(现化学化工学院,下同)工作的十二年时光,这一身份已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心中。3月16日下午,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开展“我把兰大化学故事讲给你听”第十二期活动,专访兰州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原化学系党总支书记李恒滨老师。学院近年选留青年教师代表、研究生代表、学生工作人员等四十余人参加了访谈。访谈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贾静主持,学院党委书记杜生一、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国重室,下同)主任王为参加访谈。

“大、强、条件艰苦”

1978年8月,李恒滨毕业于兰大物理系无线电专业,同年留校参与兰大的第一台计算机DJS-121的技术工作,后来学校将他调入行政管理队伍,虽然对原先的岗位颇为不舍,但他还是服从组织安排。1985年,李恒滨从机关被调到兰大化学系工作,开始了一段让他铭记一生的经历,“一干就是十二年,正是我身体、精神、精力最好的阶段”。

“大、强、条件艰苦”,这是李恒滨对化学系的初印象。

“242名教职工”,时隔多年,李恒滨仍旧记得这个当时化学系教职工数字,“一个教研室的人数相当于其他系的全部(教职工人数),学生也多”。除了人多之外,科研机构也初具规模,分析测试中心已经建立,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在筹建中。“另一个特点就是强,当时陈耀祖、刘有成院士都在化学系”,还有一大批优秀教师,培养的学生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一时成为美谈。

回顾“我把兰大化学故事讲给你听”系列活动的访谈,“条件艰苦”成了最高频的词汇,这次也不例外。“今天的条件已经改善了太多,当时的通风情况很不好,楼里味道很大,还是有点受不了”。求学和最初留校时李恒滨的工作空间中,没有什么气味,第一次闻到这样刺鼻的味道让他多少有些不习惯,但他发现化学系的老师们在实验室里经常一待就是一整天,“看到老师们都被‘熏’着,我们也就跟着‘熏’着”。因为条件不好,所以安全成了头等重要的大事,在担任党总支书记期间,李恒滨还一直兼任行政副系主任,负责系里的安全工作,实验室也成了他经常需要“光顾”的地方,“一周全面转一次,平时没事也去”,调离化学系时,实验室安全检查记录就厚厚一大本。作为系党总支书记,李恒滨却并没有个人的办公室,一直和同事们共用办公桌,“有老师要和我谈事情,我们就出去找个方便些的地方”,他也从来没有意识到要申请一间单独的办公室,“老师们都在实验室里泡着,比我们辛苦多了”。

重视学生工作是传统

初到化学系工作,李恒滨担任的是党总支副书记一职。“化学系有个传统,历来非常重视学生工作”,教学科研当时已在全校排在前列,学生工作亦不能落下。访谈中李恒滨提到一个小故事——那时候娱乐活动比较少,为了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学校定期在礼堂放映电影,有个同学没有买票被保卫处发现了,问他是哪个系的学生,对方辩称自己是化学系的。“胡说,化学系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学生!”继续询问发现果然不是,“这说明化学系学生的品行等各方面在大家的心目中得到了认可”。但李恒滨知道,整体的优秀并不意味着个体都是积极上进的。二十岁左右正是精力旺盛的阶段,学业压力大时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也有捣蛋的呢”,有次去学生宿舍检查,有个宿舍的灯一直不亮,推门进去发现门窗和窗户都被毯子盖得严严实实,宿舍几个人在屋里打牌,“学生调皮是正常的,不调皮是不合适的,不能当书呆子”,李恒滨觉得活泼是学生的天性,关键在于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做好教育和引导。“后来在全校推行的大学生综合测评,就是由化学系学工组首创的”。

化学楼的灯光——教、研、学

在李恒滨到化学系工作之前,兰大教学“四大台柱”(无机化学的陈佩芳、有机化学的鲍启申、分析化学的张光、物理化学的张汉良)已经远近闻名,听他们的课是一种享受,这种重视教学的传统也一直被传承了下来。到化学系工作后,李恒滨对系里老师们教学的水平、态度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切的感受,“水平高,再加上认真负责,这就是师德的表现”。时任化学系系主任的周耀坤教授给李恒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劳累,周耀坤教授伏案写化学“基地班”材料时不小心摔倒,不幸去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那种敬业精神着实让人敬佩”。

“忘我、投入,一天到晚在实验室”,和课堂教学一样让李恒滨印象深刻的,还有老师们的实验教学和科研态度。暮色苍茫时,化学楼的灯光明亮如昼。由于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李恒滨经常到实验室去,推开门,学生的面孔或许是新的,但老师一定还是上一次在同样地点打招呼的同一个人。李恒滨办公室旁边就是一位老师的实验室,这位老师曾对他说:“我有时回家饭都吃不动,先要躺在床上睡上一阵子再起来吃饭。”日日辛劳如此,可他从未向系里提出减轻工作量、稍微放松一下的请求,因为他深知实验基础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有些实验时间长中间又不能停止,有的老师就买个大饼,饿了凑过去啃两口,再全身心投入到实验中。在化学系,黄文魁教授对科研的热爱和执着也让无数人敬佩和动容,“出差回来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先奔到实验室,实验室就是他的家”。黄文魁教授和其他一些老师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都有影响。

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下,化学系学生的学风也非常好,宿舍、食堂、实验室,三个地点就串起了一个化学系学生的日常轨迹。正是由于对教、研、学的重视,在1982—1986年实施的CGP(Chemistry Graduate Program,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中,化学系学子多次“夺魁”,“一门八院士”也成为全国学界的美谈,细数从兰大化学系走出的优秀学生,李恒滨由衷地感到自豪,“我们的学生能立得住脚,到了更高的平台也是出类拔萃的”。

2004年,与“海正奖学金”获奖学生在化学楼前合影

文体同样不逊色

“大家对化学系的认可不光是教得好、学得好,文体方面也能拔得头筹,是一种全方位的认可”。除了大力支持系里的教研、学科建设外,李恒滨和党政班子还非常重视文体活动的开展。团队要有精气神,学生不成为书呆子,老师们也需要从繁忙的教学科研中得到放松,这是他们一直都有的工作理念。为了动员教职工积极参与歌咏比赛,系里的领导带头参加。由于系里创收工作做得好,还可以对老师们的付出给予物质酬劳。作为奖励的“亲历者”,国重室主任王为至今还记得那年运动会时,系里发了“仕奇牌西装”,那是20世纪90年代的名牌服装。“可能大家现在觉得一套西装没什么,但那个时候穷啊,中秋节发个月饼都已经很开心了”。在李恒滨看来,这种集体的文体活动是一个团队精神面貌、向心力、凝聚力的体现,“没有体育特长生以前,我们的学生在全校体育比赛中总拿第一”,平时老师们都忙于教学科研,学生们也扎在书堆里,这些活动也增加了大家互相交流的机会。

搞创收,建大楼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由于当时国家的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于是鼓励学校发挥科研所长,参与社会服务。“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化学系也主动参与其中,这方面工作富有成效,在全校可以说是最好的,系上成立了开发公司,我还兼任了总经理。老师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都有了改善”。化学系还通过全系教职工集资的方式凑钱搞开发,当时没有网络,老师们需要查阅文献只能通过纸质材料,资料室的空间不够用,于是“我们决定自己建一座资料楼,我们拿自己挣的钱盖的楼,建成之后资料有地方放了,老师们查阅资料也方便了,顶层还有个可以开展活动的场所”。建楼的过程并不顺利,打地基时遇到了流沙,水怎么都抽不干净,施工方觉得这个楼应该是建不成了,好在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至今化学资料楼仍是学院重要的办公场所。

“能干成事,主要是因为有大家的支持”,一次差点打架的小故事让李恒滨颇为感动。由于年代比较特殊,系里的创收项目门面房盖成后,一些不规范的校外管理人员经常找事儿,以各种理由罚款。为了方便通行,系里决定加一个楼梯,结果校外管理部门不同意,并动手砸刚刚建好的水泥楼梯,李恒滨见状在化学楼下大喊:“老师们,有人要破坏我们的财产”,一声吆喝,老师们纷纷下楼跟在李恒滨后面,“有年轻的老师棒子都拎上了”,对方见来者不善,撒腿就跑。“不说这个事情好不好,但面对问题老师们能一条心,这确实挺难得的”,“化学系的凝聚力不是嘴上说说,而是体现在一件件事情上”。

记忆中的刘有成先生

李恒滨和刘有成先生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实验室里。刘有成先生的家国情怀、高度自律、对青年教师的关心关注让他至今感慨不已。

刘有成先生先后在英国利兹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学习和工作。1954年,正是国家一穷二白之际,刘有成先生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毅然响应祖国的号召,回国奔赴西北兰州大学工作。科技教育报国,这是刘有成先生秉承了一生的理念,也在祖国的大西北贡献了一辈子。“那时候国家多穷啊,西北又跟沿海的差距那么大,交通不方便,饮食不习惯,气候也不适应,是实实在在的吃苦”。有一次刘有成先生和老伴儿在操场散步,恰巧学校在搞活动,大喇叭中突然响起了国歌,刘有成拉住老伴端正站立,面向国旗行注目礼,一直到国歌唱完,“没有任何准备,这就是爱国情感最真实自然的表达”。

上世纪90年代刘有成在实验室指导研究生从事研究工作

1985年,刘有成先生组织召开了“国际自由基化学研讨会”,为开展自由基化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打开了局面,这次会议也成为中国自由基化学发展的新起点,“这可给化学系长精神了”。同年,国家计委决定在高校和研究所建立首批若干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年过花甲的刘有成先生不遗余力,与系里的同仁一道,开展应用有机化学实验室(即现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后顺利通过评估验收,成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了这个平台,经费、仪器都来了,年轻人的成长也有了条件,像大树起来了”,化学系科研条件和水平有了更大提升,刘有成先生随之出任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学术大家,刘有成先生却没有任何架子,特别自律。系里只要开会,刘有成先生总是提前到会,“坐得端端正正的”。无论身份、地位相差有多大,刘有成先生始终尊重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委托别人办事时不是命令式的,而是商量着”。虽然相差三十多岁,刘有成先生从来都以“恒滨同志”称呼李恒滨,“恒滨同志,恒滨同志”,南方独特的温厚口音穿越时光,依旧在他的耳旁萦绕。

1994年,年近74岁的刘有成先生回到了养育他的南方故土,但他始终牵挂着兰大的一切。每年过年,李恒滨都会收到刘有成先生亲手书写的新年贺卡。2007年,刘有成先生和老伴儿最后一次回到兰州,李恒滨当时在学校担任党委副书记,专门抽出时间陪刘有成先生到气象中心、榆中校区参观。刘有成先生九十大寿时,李恒滨代表学校到合肥参加宴会,并书写一个“寿”字为老先生贺岁,“这也是化学系的传承,即对人的关爱”。

会管理的服务者

从1985年来到化学系,到1997年离开,十二年的时光里,李恒滨把自己始终定位为一名“会管理的服务者”,这种理念也深深影响着他日后在学校开展工作的态度。“我不搞科研教学,我能做的是和党政班子一起,把化学系的氛围和环境搞好”,老师们有了困难及时帮助,互相之间有了矛盾及时解决,“鸡毛蒜皮的事儿处理不好,影响很大,我们就营造好的氛围,让老师们心情愉快,把精力、注意力都放在教学科研上”。通过家访,他详细了解了每一位老师的生活情况,提起当年老师们的名字,立体的形象会立刻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并非每一位老师都支持他的工作,初到化学系工作的李恒滨年纪尚轻,总是受到一些质疑,“‘我们又没有选你,你来给我们当领导来了’,不认可你嘛”,但在日复一日的点滴中,年轻的“小李”得到了认可,“我跟老师们融在一起了,生活工作在一起,高兴在一起,着急也在一起”,可爱的是最初因为不了解而不认可李恒滨的一些老师们,后来反而和他成了很好的朋友。调离兰大的一些老师从外地返兰时总会联系李恒滨到家里看望他,“这是我人生的财富,人是要有好朋友的”。

1987年春,组织化学系教师骑车参加安宁桃花会合影

“这是几代人做出来的,不是秀才想出来的”

1998年7月,化学化工学院在原化学系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由此院训“团结、求实、奋进、创新”被广为熟知。此时李恒滨已离开化学系到学校任职,但他依然对这八个字感触颇深,“这是几代人做出来的,不是秀才想出来的”。李恒滨认为,化学系精神不是空洞的口号,是有深刻内涵的。他总结为:一是爱国精神,体现在50年代初,一大批学者舍弃国外优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来到当时极其艰苦的大西北工作。如陈时伟、左宗杞、朱子清、戈福祥、刘有成、陈耀祖、黄文魁、贾忠建等先生,为兰大化学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海内外知名大系,我们不能忘记他们。自此,化学系开启了持续不断的人才培养趋势,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学者和教授,如胡之德、周耀坤、马永祥、苏致兴、史启祯、杨汝栋、尹荣鋆、孟益民、彭周人、王流芳、周效贤等等。二是追求卓越的精神,如CGP考试在全国四度夺魁,“一门八院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等,都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三是师德高尚、不务虚名、不尚空谈,勤奋踏实的精神,才能培养出一代代优秀学子,钻研出一批批优秀科研成果。四是创造良好人际关系,团结和谐的精神,使化学系成为一个坚强的集体。正是这些,铸成了代代相传的“兰大化学精神”。带着化学系“敢干事、不怕事”的这股子轴劲儿,李恒滨和其他调离化学系的同志,在学校岗位上也做出了不俗的成绩。

“衔枚进取”“春华秋实”——访谈最后,李恒滨书写墨宝两幅赠与学院。寄语新时代的兰大化学人,希望年轻一代不忘前辈的艰苦,保持活力、定力和向上的精神,始终把心思放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上,祝愿兰大化学的明天更美好!

附:李恒滨个人简介

李恒滨,山东平度人,1952年出生于辽宁大连,197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历任兰州大学化学系副书记、副系主任、党总支书记、兰州大学副校长、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员。任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视野》杂志编委会主任。教育部大中小学生艺术展赛评委,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海峡两岸文化艺术联盟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曾获中书协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甘肃省园丁奖等各类奖项十余项,多次在境内外举办书法展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