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作者:汪信
1984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得者
1978年10月,我有幸作为“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研究生来到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学习,师从戴安邦、忻新泉教授。由于多年闭塞和条件限制,我们这些研究生对化学科学的前沿知之甚少,渴望了解世界科技动态的心情可想而知。开学不久,戴先生为全体研究生作了题为“无机化学的进展”的学术报告,把大家带入了五彩缤纷的科学殿堂,同时极大地激励了同学们学习和投身科技事业的热情。1984年12月,在准备博士论文答辩期间,又有幸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虽然自己没有做出很出色的成果,但能得到中国化学会如此关爱和鼓励,心中充满无限感激。
1985年8月,经柳大刚先生推荐,我又有幸成为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委员,至今仍担任着应用化学学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中国化学会24届、25届和27届理事,在学会的学术生活中感受到无限乐趣。我们团队的师生也都积极参加中国化学会的各种活动,从中获益匪浅,真是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取得博士学位到南京理工大学任教后,把南京大学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理工科大学的应用性特点结合起来,采用特殊、精细化的技术,实现无机材料的微结构可控合成,通过表面修饰、杂化等方法提高其性能或产生新的功能,开拓新的用途,提升附加值,所领导的队伍被遴选为首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007年)。
快30年了,青年化学奖这一殊荣一直在鼓励和鞭策自己献身化学事业,同时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学生,如今大多已成为教育、科研或企业的骨干,他们中间的大部分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成为技术骨干,徐永锋、朱殿奎等当上企业的高管,致力于学术界的同学同样出色,如李丹现任澳大利亚Monash大学教授,2010年获Scopus工程技术青年研究者奖(Scopus Young Researcher of the Year Award i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2012年又获优秀科研奖(Faculty’s Award for Research Excellence);近期毕业的学生发展势头更猛,2011年毕业的徐超,博士阶段的一篇论文他引现已超过400次,2012年毕业的陈胜,单篇他引也超过300次。看着学生们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一个个超过自己,感到无比欣慰,从这小小的实例可以看到,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的激励作用在不断被继承和延伸。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