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三十年,悟出四个字
作者:谭仁祥
1992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得者
我于1983年在南京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读完大学本科,一毕业就在同校闵知大教授指导下攻读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当时的主要动机仅仅是想了解中药防病治病的化学物质到底是什么。硕士毕业时仍觉得自己的化学功力很不从心,于是考到兰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天然有机化学家贾忠建教授。恩师觉得我的外语还能勉强交流,便在原国家教委的资助下,派我到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在F. Bohlmann教授[1]的实验室完成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部分实验工作。回兰州大学答辩获学位后继续在贾教授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其间成果有幸获得了1992年的“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此奖的“磁性”可谓很强很持久,以至于我1992年年底到南京大学后一直坚持结构新颖的功能天然产物的发现研究至今。
三十年的探索与思索,我悟出了:生物都能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合成千奇百怪的天然产物,其出乎人们预测想象的独特结构往往是合成化学的“推手”,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新医药、新农药发现的“源头”,其复杂精巧的生物合成过程深藏着物质制造与转化的自然之道,其严密的化学逻辑和独到的化学效果已为催化等科学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启示”。但这些天然产物固有卓越性的展现,首先取决于结构新颖的功能天然产物的发现,即没有重要天然产物的发现为起点,上述“推手”、“源头”和“启示”很难悉数登场。因此,这些感悟似乎可以通俗地浓缩为四个字——“举一带三”,“举一”指抓住天然产物的“发现”;“带三”指带动“有机合成化学”、“新药发现”和“高明精巧的绿色化学及悄然兴起的合成生物学”。
一孔之见,不求完全赞同。谢谢留意!
2013年3月6日于南京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