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勇气与信心的“青年化学奖”
作者:胡征
1997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得者
我于1981~1991年在南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1~1993年在南京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随后留化学系任教至今。作为一个“出身”物理,“撞入”化学,长期在化学、物理、材料的交叉学科领域拼搏探索的一介书生,回想起来,是青年化学奖给了我勇气与信心。
我与化学的缘分是“现实”结合“理想”的结果。由李政道先生推动的中国博士后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有相当的声誉和措施,做博士后不仅能解决二室一厅的住房,还解决家属调动,又有与副教授相当的收入,这都是我当时亟待解决的“现实”。同时,物理系受教十年,不时听到交叉学科、学科交叉这类时髦名词,尽管一知半解,但让年轻时的我十分向往,隐约成了我的“理想”。我的博士生导师夏元复先生及博士后联系人陈懿先生分别是物理和化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也是我身边开展学科交叉协作的实践者和倡导者。因此,当在同一所大学做博士后必须转系时,化学便成为我的必然选择。
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远超我的想象。新的化学环境让我感到知识及技能的严重短缺,语言及审美也大不一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就像不会游泳但掉进了河里那样找不到感觉,不仅没有传说中的学科交叉的优势,在吸引生源、获得同行认可等方面只有劣势。因此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边不断学习,一边深化博士论文工作,一边发挥自己在穆斯堡尔谱学方面的专长,与周围同事合作,介入一些力所能及的化学研究。幸运的是,以博士论文的工作为基础,我相继获得了A等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2万人民币+2千美金,1992年)、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6.5万,项目号:59201003,1993.1—1995.12),江苏省科委基金(2.5万。项目号:BJ93034。1994.1—1995.12),这成为我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启动基金,也为我在化学、物理、材料的相关领域开展自由探索提供了基本保障。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但是,让我下定决心立足化学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在化学系摸爬滚打五六年之后,我在过渡金属-类金属非晶态合金纳米材料的化学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点进展,在J. Chem. Soc.:Chem. Comm.,J. Appl. Phys.,J. Mater. Sci.,《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物理学报》等化学、物理、材料类刊物发表了一些论文,但内心深处仍然是一种找不到组织的感觉。这时,1997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授予我这个33岁、处于迷茫中的年轻人,让我瞬时有了一种被化学界同行认可、接受、信任的感觉,这是一种找到组织、找到知音、找到家的感觉,让我领悟了化学的包容与胸怀,萌发一种为之奉献的冲动,也给了我立足化学发展的勇气与信心。
之后的道路尽管仍不平坦,期间我还变更过两次研究重点或兴趣,但内心坚定,化学的气息越来越浓厚。1998年我自己组装了一台微波等离子体化学反应实验装置,用于纳米新材料的制备研究。注意到化学的理论和实践一般只涉及物质的“三态”、而作为第四态的等离子体空间具有丰富的化学反应活性物种的特点,我主动要求为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等离子体化学基础及应用”选修课增加了与学生交流的机会。1999年晋升教授、博导,从此开始有机会招到研究生,并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2000年以来,我的研究方向趋于稳定,也逐渐领悟到一点交叉的好处,着重从物理化学及功能材料的角度,围绕碳基及Ⅲ族氮化物等纳米/介观结构新材料的生长机理、成分与结构调控、能源转化/储存功能及其调控机制开展工作。例如:通过定量化的实验结果,揭示了1964年提出的经典气-液-固(VLS)模型的相平衡主导本质(JACS2010),揭示了以苯生长碳管的苯环(六元环)生长机理(JACS2004);据此实现了对碳管的掺杂(N、B等)调控并应用于电极催化,在揭示构-效关系、认识作用机理、优化材料性能方面取得进展(JACS2013,Angew. Chem.2011,Adv. Mater.2009);进而发展了具有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好、孔结构丰富等特点的新颖碳基纳米笼,在能源转化/储存领域前景诱人(2篇Adv.Mater.2012);在发现AlN角面纳米管、将纳米管从层状材料拓展至非层状材料(JACS2003),确立角面纳米管形貌与晶体结构的对应关系(JACS 2005),实现Ⅲ族氮化物一维纳米结构的可控生长及能源应用(JACS 2005,Adv. Mater. 2010)方面也有收获。这些工作还比较系统,逐渐形成影响和特色,获化学界同行好评。我先后获“杰青”(物理化学)(2005年)、“长江学者”(200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2008年)、南京大学“华英学者”等荣誉;还先后主持了两个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个纳米重大研究计划课题、“863”课题、面上项目等资助,目前在稳步推进。
掩卷静思,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除了自身的坚持,有不少偶然因素影响了我的选择,青年化学奖无疑是十分关键、正能量巨大的一个。我想,当时评审、推荐我的前辈们可能并没有想到他们的一个鼓励、奖掖后学的举措会如此影响一个年轻人的成长轨迹。感恩之心,油然而生。现在我已人到中年,作为有所心得的教授,如能经我之手将最多的正能量传递下去,则是我的最大心愿,也是我能对青年化学奖精神所做的最佳阐述了。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三十周年。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