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杨勇:我心中的青年化学奖

来源:中国化学会      2023-12-31
导读:2023年,正值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40周年,这是中国化学会设立最早的学术奖励,40年来,已产生362位获奖者。为庆祝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40周年,特别企划了“化学青春在路上”专题分享,将陆续推出获奖人与青年化学奖相关的故事及感言。期待这些分享能为更多正在化学科研之路前行的青年人带来启迪与共鸣。

我心中的青年化学奖


作者:


1997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得者


1997年我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尽管回首当年,所获得的成果是如此稚嫩,但得到这一“国字号”的奖励使我欣喜。正是得益于这一奖励以及多位前辈的提携,我又先后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称号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奖励和荣誉称号,当然也激励我持续在科学海洋游弋与探索。15年转瞬即过,我已开始跨入知天命的年龄,想到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曾经给过我的激励和这些年的科研经历,我不禁思绪澎湃……

从1984年硕士研究生阶段开始,在导师林祖赓教授等的指导下,我主要从事与化学电源相关的能源电化学及其相关材料的研究,例如锂离子电池及其相关材料的研究。化学电源应该说是一个交叉学科领域,其前沿与应用研究不仅需要电化学的原理与知识,而且还涵盖材料化学、固体物理、电子学及工程设计等。在我初入这个研究领域时,发现引领这个领域发展的常常是国外的一些大牛课题组,当我们还在为如何选准题,如何做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发愁时,为何国外的研究人员往往在选题时却比我们想得远、看得准,并且能够持续发表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比较研究,我发现当时国际上做锂离子电池研究的几个重要课题组在材料化学或固体物理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及长期的研究积累,而日韩等国家的课题组则与产业界有很深的联系,他们的产业界承接与开发能力强,因此他们的基础研究课题往往有着很深的应用背景。而如果我们仅仅满足简单的优化材料制备条件,以及常规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则可能无法真正进入这一研究领域的最前端,并引领某一方向的发展。所以从建立我自己独立的课题组之初,我们就树立瞄准前沿,但盯准基本问题的研究策略,并且在探究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电极反应机理及界面性能研究、注重建立原位研究方法等方面下力气,因此这些年我们在锂离子电池新型电极材料方面有所创新和略有成绩,并且也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从国家层面,总体而言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地积累,加上中国科技条件(包括科研经费、科研设备及其基础研究人才积累)的改善,我们已经开始具备能够真正向国际先进水平发起冲击的能力。但一个国家真正的科技强大是靠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是真真实实地在各个领域及其产业链(包括基础与工程技术)的全面进步,而不是沾沾自喜于某一单一技术指标,或某一个技术参数,抑或某一缥缈的“数字”。可以思考的是,当开展国家现阶段非常需要,且与产业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研究时,我们的科技政策及资金投向应该如何制定与实施才更合理和高效,如何立足长远而又脚踏实地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并且真正做好产学研研究还需要科技同行们深思与探讨。可以说目前的社会与科研环境竞争的气氛是足够的,但科研机制是否合理,科研上的评价与竞赛应该比的是何种指标,如何真正合理地评估及奖励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如何建立一个积极向上但又能够充分承受学术批评的社会环境,或者是如何鼓励真心实干的年轻人,我认为无论在政策还是实施层面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感谢中国化学会授予我“青年化学奖”,这确是一个促人奋进的奖项,考虑到近年来中国化学界青年人才辈出,这样的奖项名额应该适当增加,并且考虑设立一些专项或著名学者命名的青年奖。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