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首先,作者设计了一种边缘融合卟啉带和峡湾型石墨烯纳米带的混合体,即卟啉融合石墨烯纳米带(PGNR),如图1所示。这一设计结合了边缘融合卟啉带的极端电子共轭化和峡湾型石墨烯纳米带的柔性侧链,以提高其溶解度和溶液加工性。下载化学加APP到你手机,收获更多商业合作机会。 图片来源:Nat. Chem. 图2展示了合成模型化合物的过程,从卟啉单体出发经过Yamamoto聚合和环化脱氢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方法合成的PGNR具有较窄的光学带隙和高局部电荷迁移率,显示出良好的电子性能。此外,在单分子场效应晶体管中,这些PGNR已显示出较高的迁移率,为单分子电子器件的应用提供了潜在可能性。这一研究为合成具有特定功能性的石墨烯纳米结构打开了新的途径,推动了纳米电子器件的发展。 图片来源:Nat. Chem. 为了深入了解融合卟啉的石墨烯纳米带(PGNR)的光学特性,作者研究了模型化合物f-P1Ng1a、f-P2Ng1a和f-P3Ng2a在氯仿中的溶液光谱,并观察到它们呈现出从粉红色到紫色的颜色,并且随着分子尺寸的增加,吸收峰向更长波长处移动。此外,通过圆二色谱和时间相关密度泛函理论(TD-DFT)模拟,作者确定了f-P2Ng1a的存在两个不互相转化的对映体,而f-P3Ng2a可能存在多种立体异构体。 图片来源:Nat. Chem. 接着,作者合成了PGNR,并通过Yamamoto聚合反应成功得到了高分子量的聚合物PPb。最终,他们通过环化脱氢反应将PPb转化为PGNRb,并发现PGNRb在有机溶剂中可溶,具有类似于模型化合物f-P3Ng2a的光谱特性,其光学能隙为1.0 eV。这些结果为深入探究PGNR的光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图4. 卟啉-石墨烯纳米带PGNRs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为了评估PGNRb在电子器件中的潜力,作者使用超快、无接触的光学泵浦-太赫兹探测(OPTP)光谱对其在溶液中的电荷传输行为进行了分析。通过使用光学脉冲和太赫兹脉冲,作者成功地在PGNRb中引入了电荷载流子,然后通过测量太赫兹光谱来研究载流子的传输性质。实验结果显示,PGNRb具有负虚电导和正实电导,其振幅随频率增加而增加,符合Drude-Smith模型。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PGNRb的参数,包括载流子的散射时间和优先反向散射效应的程度。进一步,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作者分析了GNR、PGNR和卟啉带的结构,发现融合卟啉的石墨烯纳米带具有更大的带色散,从而导致更小的有效质量和更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这些结果表明,PGNRb在电子器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其具有优异的电荷传输性能,可望应用于单分子电子器件等领域。 图5. 太赫兹光谱和能带结构的超快光电导。 为了评估PGNRb在电子器件中的潜力,作者通过制备单纳米带器件进行了电荷传输行为研究。这些器件利用PGNRb在两个石墨烯电极之间形成的纳米间隙,实现了源漏(VSD)和栅(VG)电压的施加,并同时测量源漏电流ISD。在室温下,这些器件表现出场效应晶体管的行为,具有可观的带隙和轻微的p-掺杂。部分器件展现了两极性行为,能够接近n-和p-ON状态。在低温下,当电子无法克服电极-PGNR屏障时,电导只能通过单电子过程进行。通过在毫开尔文温度下绘制GSD与VG和VSD的图,作者观察到了受抑制的电导VG区域,对应于带隙。此外,他们还观察到了周期性的库仑钻石,其大小相似,并且由高GSD的脊分隔开,这是单导通道的典型特征。振动能级提供了PGNR的指纹,并与报道的拉曼和红外模式相关联。此外,他们还观察到了大量的负微分电导(NDC)区域,这验证了对掺杂的GNR的预测,即在增加偏压时电流会突然下降,产生NDC峰。这些结果为了解PGNRb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潜力提供了重要线索。 图6. 单分子电荷传输。 总结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