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湖南大学何清课题组CCS Chem:二氧化碳捕获新进展—利用机械力在室温下实现CO₂释放和浓缩

来源:湖南大学      2024-04-23
导读: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CO2含量已经由原来的280 ppm增加到420 ppm以上,由此引发的全球变暖现象也愈发严重。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高效的CO2捕获技术来降低空气中CO2的浓度。目前有许多吸附剂材料,如碱性溶剂、负载胺以及金属有机框架(MOFs)等,能够从烟气和空气等超稀气体(约400 ppm)中清除CO2。然而,大多数CO2吸附剂再生通常需耗费大量能量。因此,开发能够高效捕获CO2并实现低能耗再生的吸附剂尤为重要。

image.png



超蕃(Superphane)是一类由两个面对面的苯(芳)环通过六条(全)侧链连接而成的特殊笼状分子结构。近年来,湖南大学何清教授课题组围绕超蕃的高效合成、性质及应用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Chem. Commun. 202157, 4496–4499Tetrahedron Chem 20221, 100006Cell Rep. Phys. Sci. 20223, 100875. Cell Rep. Phys. Sci. 20234, 101295; Nat. Commun. 202314, 5388.)。近日,湖南大学何清教授课题组首次利用超蕃(图1Superphane 1)溶液从低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如呼出气体和室内空气)中实现了对CO2的高效捕获,并通过机械力实现了对CO2的室温释放与浓缩,最终可将呼吸气中6%CO2浓缩到83%。具体机理可能与超蕃CO2吸附–脱附过程中形成六元环过渡态以及吸附–脱附相变密切相关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CCS Chemistry上。

image.png

图1 超蕃1和对照物23的分子结构

液相CO2捕获

合成得到化合物13之后,作者首先将纯CO2气体通入超蕃1的氯仿溶液中,发现有淡黄色的沉淀物快速析出。随后,在室温下鼓入N2至该浑浊溶液后,溶液逐渐澄清(图2A)。作者进一步利用核磁氢谱监测了上述可逆的CO2 “捕获和释放”过程(图2B)。随着CO2的鼓入,CO2诱导的沉淀导致超蕃1的核磁共振氢谱信号全部消失,溶液中的超蕃1完全析出。而当N2气体通入浑浊悬浮液后,超蕃1对应的核磁共振氢谱信号再次出现。当纯CO2通入对照化合物23的氯仿溶液中时,并无沉淀析出。因此作者推测超蕃1的氯仿溶液能够通过快速且完全沉淀的方式有效的捕获CO2

image.png

图2 (A) 超蕃1氯仿溶液未通入CO2、通入CO2、通入N2后照片。(B) 部分1H NMR谱图 (a) 超蕃1 (b) 超蕃1通入CO2、(c) 超蕃1通入CO2再通N2

随后,作者探索了CO2诱导的沉淀是否为超蕃1CO2的复合物,以及CO2捕获机制。作者通过快速过滤收集沉淀得到浅棕色粉末(图3A)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表征。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沉淀物在25°C120°C之间损失了约26.5%的质量(图3B)。TGAFTIRMS表明CO2H2O从复合物中释放出来(图3C3E)。具体来说,三维FTIR光谱表明了CO2H2O的变化曲线(图3C)。CO225°C开始平稳释放,在73°C时达到最大释放速率,在100°C之前,所有被超蕃1捕获的CO2几乎完全释放。复合物粉末的TGA–MS显示CO2H2O的摩尔比为1:1FTIR证实了超蕃1通过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酸酯捕获CO2的机理(图3F)。复合物粉末在1650 cm–1C=O拉伸)、1560 cm1 COO –不对称拉伸)、1426 cm1 COO –对称拉伸)、1376 cm1 COO –不对称拉伸)、1339 cm1 – O对称拉伸)处出现了新的特征吸收带,证明了氨基甲酸酯离子的形成。同时在1295 cm1处可观察到一个新的碳酸氢盐峰出现,证实了碳酸氢盐的形成。该体系中超蕃112个活性仲胺位点,理论上能够捕获多达12CO2。根据复合物失重情况以及CO2H2O的比例估算,每分子超蕃1大概能够负载6.4分子CO2。虽然只有部分位点被CO2负载,但也表明了超蕃1具有很强CO2负载能力。

image.png

图3 (A)超蕃1和CO2复合物粉末。(B) 复合物粉末的TGA图。(C) 复合物粉末经过热处理后的TGA分析所得气体的三维FTIR光谱。(D) TGA–FTIR测量过程中CO2和H2O的释放速率。(E) 复合物粉末的TGA–MS显示CO2和H2O的摩尔比为1:1。(F) 超蕃1与复合物粉末的FTIR光谱。

从烟道气、呼出气体和室内空气中捕获CO2以及机械搅拌释放CO2

接着作者在室温下以10 mL/min的流速将纯CO2通入含有超蕃1的氯仿溶液(1.0 mM),10秒的间隔连续监测溶液的浊度。结果表明溶液的浊度迅速上升到最大值(603 NTU),70秒内迅速从清澈变为浑浊(图4A)。含有12% CO288%空气(按体积计)的模拟烟道气流通入超蕃1氯仿溶液中会快速出现沉淀,溶液的浊度也会增加到最大值(图4B。同样,使用人体呼气时,同样能够观察到该现象 (图4B。尽管空气中CO2含量极低(约400ppm),但在0°C条件下,干燥空气通入超蕃1 (图4C)的氯仿溶液50分钟后出现最大浊度。结果表明超蕃1不仅能够有效地捕获纯CO2、烟道气和呼出气流中的CO2,还能捕获空气中的CO2

接下来,作者深入探索CO2的脱附/释放条件。室温下N210 mL /min的流速通入浑浊溶液中,溶液变得澄清,浊度在15分钟内恢复到最小值(~0 NTU)(图4D)。没有使用N2流处理的浑浊溶液的浊度保持完全不变。该结果表明超蕃1可以通过简单的N2流处理在室温下再生。与传统化学吸附剂捕获和释放CO2类似,吸附剂有效再生和释放CO2所需的气体流 N2Ar)阻碍了释放CO2的实际浓度和回收,所以仍探索新的CO2脱附方法。

于是作者将含CO2的混浊溶液在室温下进行磁力搅拌(转速700/分),溶液浊度在20分钟内迅速从603 NTU降至~0 NTU表明CO2的成功释放(图4D)。在不使用磁力搅拌的情况下,含有CO2加合物浑浊悬浮液的浊度几乎保持不变。值得注意的是,搅拌速度越高,CO2的释放速率越快(图4E)。在搅拌速度为700/分的情况下,在20分钟内,所有四种CO2气源都完成了二氧化碳的解吸,解吸时间远短于那些胺基固体载体系统的低温二氧化碳释放时间(图4F)。

image.png

图4 从(A)纯CO2、(B)模拟烟气(红线和正方形)和呼出空气(蓝线和圆圈)以及(C)室温条件下的大气流中吸附CO2。(D)分别从含CO2的混浊溶液中解吸CO2(黑线和圆圈)或通过N2流(红线和正方形)和磁力搅拌(蓝线和三角形)加速CO2。(E)分别以每分钟0(黑线和三角形)、300(红线和正方形)、500(绿线和五边形)和700(蓝线和半圆)轮加速磁搅拌对含CO2混浊溶液中CO2的解吸。(F)不同CO2源诱导的含CO2混浊悬浮液中CO2的磁搅拌解吸,转速为每分钟700转

作者对超蕃1连续捕获/释放CO2的循环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连续进行了20模拟烟气(12% CO2 + 88%空气)CO2捕获–释放循环,其CO2吸脱附能力没有明显下降(图5A)。使用人体呼气时,在连续10CO2捕获释放循环后,CO2吸脱附能力没有明显下降(图5B。使用干燥空气时,连续进行5个循环后,CO2吸脱附能力基本保持不变(图5C)。接着对释放CO2的进行收集,测试其CO2含量高达83%(图5E)。

image.png

图5超蕃1连续捕获/释放CO2的循环能力 (A)模拟烟气(12% CO2 + 88%空气)、(B)呼出气体和(C)干燥空气。(D) CO2浓度系统示意图。(E)气相色谱峰与CO2含量(以体积计)积分得到的强度变化。测得呼出空气中CO2的体积含量约为6%,而在呼出空气通过(D)中的CO2浓度设置后,计算出浓缩CO2的体积含量为83%。

机理研究

最后,作者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超蕃1吸附CO2机理,结果表明具有近封闭外壳的超蕃1可被视为表面附着多个胺单元的伪颗粒(图6A),CO2捕获转换可以在“颗粒表面”上相邻的两个胺之间进行。在形成氨基甲酸酯络合物(复合物1)的情况下,出现了六元环过渡态(TS1),其反应能垒仅为6.4 kcal/mol,可逆CO2释放活化能仅为8.7 kcal/mol,这可以解释观察到的优异CO2捕获和释放能力(图6A, 6B)。同样,在形成碳酸氢盐络合物(复合物2)的情况下,观察到稍高的活化能(二氧化碳捕获11.8 kcal /molCO2释放13.4 kcal /mol)。MD结果表明,形成氨基甲酸酯的超蕃1CO2复合物在前500 ps,迅速聚集成小分子簇(图6CD),并且小分子簇合并成更大的聚集体,(图6E、 6F),印证了CO2捕获过程中沉淀的产生。总的来说,较低的超蕃1CO2结合和释放能垒以及相变过程(CO2捕获:从溶液到沉淀; CO2释放:从沉淀到溶解)在利用机械力促进CO2室温释放中发挥关键作用。

image.png

图6 (A)提出的粒子表面“附着”胺单元的超蕃1伪粒子模型(绿色突出),以及超蕃1和CO2在伪粒子表面的优化六元环过渡态(TS1,红色突出)。(B)超蕃1捕获CO2形成氨基甲酸酯(加合物1)的能量分布图。(C) t = 0 ps时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轨迹帧快照;(D) t = 500 ps;(E) t = 2000 ps;(F) t = 10000ps

综上所述,何清课题组利用超蕃溶液直接低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即模拟烟气、呼出气体和干燥空气)中捕获CO21.0 mol 超蕃可以捕获约6.4 mol CO2环境压力和室温条件下通过磁力搅拌即释放CO2 再生超蕃吸附剂。此外,对于不同气源的CO2捕获/释放,超蕃的吸附–脱附性能5 ~ 20个循环后几乎保持不变。并且释放的CO2可通过简易装置进行收集,浓度高达83%超蕃吸脱附CO2的机理通过理论计算阐明,超蕃作为一个伪颗粒,在表面附着多个胺单元,能够通过低活化能的六元环过渡态与CO2反应。同时,相变对于低能耗CO2的捕获与释放也至关重要。这是首个溶液CO2捕获、利用机械力室温释放和浓缩CO2系统,用于在环境条件下从稀薄气体中捕获CO2低能耗释放CO2。该项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尖端二氧化碳捕获材料和先进大气负碳技术提供了指导意义,为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和浓缩二氧化碳进行后转化提供了可行的策略。

题目:CO2 Capture in Liquid Phase and Room–Temperature Release and Concentration Using Mechanical Power

作者:Aimin Li, Yuanchu Liu, Ke Luo, and Qing He*

DOI10.31635/ccschem.024.202404292

引用:CCS Chem., 2024, Just Accepted.

通讯作者简介

何清: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创新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等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超分子化学,包括超分子非共价相互作用力、功能超分子主体的构筑与应用、先进超分子材料。独立开展研究工作之后,开辟了一类全新的超分子主体即超蕃分子笼;基于超蕃功能分子体系,构筑了首个阴离子分子监狱系统、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捕集释放新机制、提出了一类非多孔非晶态超吸附材料(NAS),为发展靶向超分子药物递送系统、先进空气二氧化碳捕获转化系统及超高性能分离材料奠定了基础。在Chem. Rev.Chem. Soc. Rev.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Chem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担任国际知名期刊《四面体》(Tetrahedron)和《四面体快报》(Tetrahedron Letters)青年编委,《Tetrahedron Chem》客座编辑。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