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南京中医药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在《自然》(Nature)发表研究性论文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4-05-30
导读:2024年5月29日,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朱家鹏教授和耶鲁大学张凯教授联合研究团队的科研成果“High-resolution in situ structures of mammalian respiratory supercomplexes” 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上在线发表。

2024年5月29日,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朱家鹏教授和耶鲁大学张凯教授联合研究团队的科研成果“High-resolution in situ structures of mammalian respiratory supercomplexes” 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上在线发表。该研究突破了蛋白质纯化的传统概念,直接以线粒体成像,首次实现了线粒体原位膜蛋白的高分辨结构解析,得到呼吸链超级复合体的最真实最清晰的三维结构,为氧化磷酸化这一最基本的生命过程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

这是我校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在Nature上发表的高水平研究论文,标志着我校在能量代谢相关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进展。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原始创新力不断提升,这是我校办学70周年的代表性成果之一,也是以科技创新助推学校“双高”建设的标志性成效。

研究简介:

线粒体研究的历史沿革是一段跨越了数个世纪的探索旅程,标志着人类对生命机制深层理解的渴望与进步。最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们通过显微镜首次观察到线粒体的存在。21世纪,线粒体研究进入新的高峰,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从线粒体的基本生物学到其在疾病中的作用,再到线粒体替代疗法和抗衰老研究。线粒体研究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它的发现和理论正不断推动医学深入发展,揭示生命科学奥秘。

当前,结构生物学在揭示线粒体复杂功能和机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使用冷冻电镜(cryo-EM)和X射线晶体学等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科学家们已经能够详细描绘出线粒体内部结构和关键蛋白质复合体的三维结构。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线粒体内部结构的极端复杂性和动态性,使得获取生理性与底物结合的代表性结构极其困难;对于线粒体内部代表性蛋白的研究主要通过体外提纯的方法,往往只能捕捉到特定时刻的“快照”,距离真实的线粒体内部环境和重要蛋白的详细反应机制还有很大的空白。

朱家鹏研究团队突破了蛋白质纯化的传统概念和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的束缚,首次实现了在完整的细胞器水平上对心脏来源的线粒体进行超高分辨率成像,可直接从线粒体上精准捕获生命过程的一瞥,精确到了近乎原子级别的细节。

实验研究图

该研究展现了呼吸链在线粒体上的排布,观测到生理状态下天然底物运作的微观过程,精确定位了呼吸链蛋白质的侧链结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8埃(原子尺度的一种度量单位)的分辨率,意味着可观测到蛋白质中几乎每一个原子的位置。该研究不仅揭示了健康细胞中的情况,还通过模拟心脏缺血的细胞条件,预先对心脏进行处理提取线粒体,观察到病态呼吸链的变化,让科学家们能够直接明确呼吸链的作用机制,为现代医学发展和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南京中医药大学2022届博士、2023年南京中医药大学与耶鲁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郑婉为第一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朱家鹏教授和耶鲁大学张凯教授为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488-9

DOI:10.1038/s41586-024-07488-9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