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正文
氮杂环骨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和农业化学品等中。虽然唑类化合物的N-芳基化策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但对于N-烷基化反应目前却较少有相关的研究报道。其中,构建N−C(sp3)键的成熟方法主要依赖于N-中心亲核试剂与亲电试剂的亲核加成反应,如烷基(拟)卤化物或羰基化合物。然而,N-H唑化合物的低亲核性通常需要苛刻的反应条件,这些条件与引入二级或三级脂肪族取代基不相容,不适用于复杂的环境。最近,光和电化学方法已成为唑类化合物N-烷基化的一种强有力的替代方法。这些策略通常依赖于从丰富的前体(如烷基卤化物、烷基羧酸、烷烃或氧化还原活性酯)形成C-中心自由基或碳阳离子中间体(Figure 1A)。烯烃的分子间氢胺化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N−H唑类化合物进行烷基化策略。然而,由于大多数N-H底物和烯烃都具有是亲核性,因此需要催化剂来介导它们的反应。虽然过渡金属催化分子间氢胺化已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仅有一例关于N-H唑类、N-H吲哚与非活化烯烃的反应,并且仅限于具有Markovnikov选择性的末端烯烃(J. Am. Chem. Soc. 2014, 136, 3200.)。同样,通过与烯烃自由基阳离子的亲核加成反应,在光催化杂环氢胺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尚未实现利用非活化烯烃构建N-烷基唑产物的报道(Figure 1B)。作为一种互补的方法涉及形成亲电N-中心自由基(NCRs),因为它们与非活化烯烃的反应是极性匹配的。2021年,Doyle课题组(J. Am. Chem. Soc. 2021, 143, 18331.)开发了一种膦-光氧化还原催化策略,可活化一级磺酰胺的N-H键,并通过膦基自由基中间体P-N键的α-断裂生成NCRs。受此启发,作者设想这一策略是否可以扩展到N-H唑类化合物,并选择评估具有广泛N-H BDFEs的底物(Figure 1C)。近日,Abigail G. Doyle和Robert R. Knowles课题组合作报道了一种在可见光照射下,利用双重膦和光氧化还原催化策略,实现了非活化的烯烃的分子间anti-Markovnikov氢胺化反应,同时也实现了各种唑类化合物的N-烷基化(Figure 1D)。化学加——科学家创业合伙人,欢迎下载化学加APP关注。
(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首先,作者以苯并咪唑1与亚甲基环戊烷作为模型底物,进行了相关反应条件的筛选(Table 1)。当以PC 1([Ir(dF(Me)ppy)2dtbbpy]PF6)(2 mol %)作为光催化剂,PCy3(10 mol %)作为催化剂,三异丙基苯硫酚(TRIP-SH)(10 mol %)作为催化剂,427 nm lamp(34 W)作为光源,在PhCF3溶剂中反应16 h,可以82%的收率得到产物2。
(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在获得上述最佳反应条件后,作者对唑类化合物的底物范围进行了扩展(Scheme 1)。首先,一系列苯并咪唑衍生物,均可顺利反应,获得相应的N-烷基化产物2-7,收率为42-99%。其中,对于非对称苯并咪唑底物,具有较低的N-位选择性。其次,嘌呤衍生物具有高度的N7-烷基化选择性,获得相应的产物8-11,收率为66-80%。非取代的1,2,4-三唑和3-苯基三唑,可以高收率得到相应的N1-烷基化产物12和13。此外,含有苯基、氨基甲酸酯和烷氧羰基取代的吡唑,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获得相应的产物14-17,收率为87-98%。非取代吲唑和3-取代吲唑,也是合适的底物,获得相应的N1-烷基化产物18-20,收率为50-87%。含有醛基取代的吲唑底物,仅获得20%收率的产物21。氮杂吲哚(azaindoles),也可获得相应的N-烷基化产物22(收率为46%)和23(收率为23%)。苯并三氮唑衍生物,也是合适的底物,获得相应的产物24-27,收率为60-92%,具有适度N1-和N3-选择性。值得注意的是,该策略还可用于伊布替尼衍生物的后期衍生化,可以95%的收率得到N1-烷基化产物28。
(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紧接着,作者对烯烃的底物范围进行了扩展(Scheme 2)。首先,环状1,1-二取代烯烃、环己烯、环辛烯、(非)环状三取代烯烃和四甲基乙烯,均可顺利反应,获得相应的N-烷基化产物29-35,收率为45-96%。其中,产物34是一种可分离的区域异构体,以9:1的比例提供anti-Markovnikov和Markovnikov产物。其次,烯烃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内酰胺、无环醚、环醚、烷氧羰基和非保护的一级醇,均与体系兼容,获得相应的N-烷基化产物36-41,收率为62-99%。此外,(±)-芳樟醇与诺卡酮衍生物,也可进行后期衍生化,获得相应的产物42(收率为71%)和43(收率为81%)。
(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随后,作者提出了一种合理的催化循环过程(Figure 2A)。首先,铱光催化剂在蓝光照射下,激发的光催化剂和膦A之间经单电子转移(SET)后,生成还原的光催化剂以及膦自由基阳离子B。其次,阳离子B与唑类化合物D经亲核加成,生成膦基自由基中间体C。中间体C的P-N键的α-断裂,可使膦催化剂A再生,并释放出一个N-中心的自由基E。随后,烯烃与自由基E反应,可实现C-N键形成,生成C-中心的自由基F,其可在硫醇催化剂作用下进行HAT,从而生成目标产物G。同时,硫基自由基I与还原的光催化剂组合,通过质子转移(PT),使HAT催化剂再生并完成催化循环。此外,通过Stern−Volmer实验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上述机理的合理性(Figure 2B)。
(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此外,作者还通过相关的理论计算,并按N-H BDFE对唑类化合物的反应性进行了分类(Figure 3A)。同时,作者列出了非反应性唑类化合物的例子(Figure 3B)。
(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最后,作者对唑类药物的区域选择性起源提出了质疑。作者认为,高浓度的自旋密度与反应性的有利位点有关。事实上,NCR自旋密度计算与这一假设一致,其中N-烷基化的主要异构体对应于NCR中自旋密度最高的N-原子。然而,自旋密度的差异并不能反映观察到的实验选择性的大小(Figure 4)。
(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总结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