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合成化学产业资源聚合服务平台

原兰州大学校长胡之德先生:什么是“兰大化学精神”

来源: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20-06-16
导读:1946年建系至今,一代代兰大化学人在兰大化学精神感召下,扎根西部、坚守奋斗,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奋进乐章。兰大化学精神早已植入每一位化学人的血脉,成为学院不断前行发展的巨大力量。为弘扬化学精神、传承化学传统,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将全国样板党支部培育、支部主题教育、青年教职工入职教育、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离校感恩教育等串连融入,启动开展“我把兰大化学故事讲给你听”系列活动,慰问、访谈学院离退休老教师员工,挖掘老一辈甘于奉献的感人事迹,整理兰大化学发展史上的动人故事,凝炼精神,汇聚力量,同心向未来。 首期活动,由有机化学教工党支部策划组织。6月5日下午,在城关校区第二化学楼308会议室,支部邀请并采访了原兰州大学校长胡之德先生。胡先生深情回忆并分享了他在兰大化学求学、留校、教学、任职近七十年的点滴往事。有机教职工党支部部分教师党员、研究生党员、本科毕业生党员、学院新入职本科生辅导员等参加了访谈。

1.jpeg

国家急需有文化的人

1952年6月1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全国高等教育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不久后的8月15-17日,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举行。“解放初期,我国文盲率较高,国家急需有文化的人,当时国家动员所有的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历的学生都参加高考”。胡先生出生在普通农村家庭,家里并不富裕,“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都只能吃红薯”,1948年底曾中途失学在家,为了能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他借高利贷复学重返学校参加了高考。

2.jpeg

同学们都非常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

1952年9月,胡先生从四川南方辗转数日来到了兰州大学。“攻读化学是根据国家需求而分配的,当时完全谈不上说什么兴趣,对化学的兴趣都是随着后面研究地逐渐深入之后发现的。”

到了兰州,生活环境是极其艰苦的,“当时兰山上不仅不长树、连草都没有。当时女同学是4人一间宿舍,而男同学是28-32人一间宿舍。”最大的问题是饮食不习惯,“一个学生一个月只能领2斤的米,这个情况一致持续到了改革开放之前”。

虽然环境艰苦,但是当时的同学们都非常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觉得能有上大学的机会太难得了。“冬天零下20多度上晚自习,经常没有炉火,但这丝毫没有击退大家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晚上10点熄灯以后,大家就转移到了路灯底下学习至深夜12点,很多人的耳朵、手脚都冻出了冻疮”。时至今日,胡先生依旧对那时候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印象深刻。

胡先生来兰大之前,受条件所限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比较单薄,大学期间同时兼着团干部和班长,比别的同学们学习的时候更少,因此下定决心在勤奋的基础上效率要比别人更高一些。

我们的价值观就是国家至上

1956年,胡先生分配留校工作。“当时同学们的工作都是分配的,不谈价钱。为什么不谈价钱呢?大家觉得工作的机会也难得,有工作已经非常不错了,所以都是非常高兴地接收分配。我们的价值观就是国家至上。”

由于当时化学系新留下的青年教师没有分配住房,胡先生和工人王师傅一起住在化学楼角落的燃烧室。王师傅年级较大,每天需要打扫1-4层,十分辛苦。胡先生主动提出帮他打扫1层,并借此机会晚上偷偷进入实验室做科研或者到资料室查阅相关文献。无设备、无经费,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胡先生选择了当时国内外研究极少的反相无机薄层色谱和反相纸色谱作为研究课题。最终,在持之以恒的研究工作下,胡先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400余篇,先后获部级成果奖励6次,连续多年入围“高被引学者”榜单。

我试讲了三次才过关

留校后的胡先生从助教干起,按照当时的规定是没有上课的资格的,主要是批改实验报告、辅导答疑。六年助教时间,胡先生全天和学生在一起,和学生打成一片,跟着学生一堂不落地听了所有的课,“包括有机、无机、物化、分析等等,这改变了我们教师的知识结构”。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当时实行着“老中青三结合”模式,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办法给同学们上课,每节课之前都必须要讨论、要备课。

成为讲师之后,胡先生依然没有上讲台授课的资格,需要通过课程试讲得到老教授们和同学们的认可才能授课。“我试讲的时候,教研室里所有老师都来听课,当场提问,我试讲了三次才过关”。胡先生一生秉持着“教学科研必须相结合”的观点,主张新入职教师上讲台前必须先选修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放入教学、编入教材。

这些事情是正确的、是国家需求的,就不怕被骂

当时分析化学课程讲的主要是重量分析、各种滴定分析。胡先生留校后,认为仪器分析十分重要、是个未来的方向,提出开设仪器分析课程。学院的老先生们普遍不赞成,最后提出“胡老师说要开这个课,那就他自己上去”。当时的化学系只有一台原子吸收光谱和一台比色计,没有其他任何仪器,还没有课程的教材。胡先生经常备课到半夜,不断探索、自编教材。最终,仪器分析课在胡先生的推动下开了起来。

改革开放初期,时任化学系副系主任的胡先生鼓励青年教师在国外期刊发表文章,任校长之后更是把这一做法推广至全校。“学校大概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反对这件事”,很多老师的不解、反对、甚至唾骂。渐渐地,发表文章的人增多了,反对、唾骂的人减少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1992年、1993年连续两年,兰州大学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名列全国第三;1995年,在美国《科学周刊》评出的中国最杰出13所大学榜单上,兰州大学位居第六。

胡先生担任校长期间,曾破格晋升91名35岁以下教师为高级职称人员,这与当时“提职加薪就是资产阶级法权”的观念完全背道而驰。胡先生再一次招来了不满、反对和唾骂,甚至有位老先生将口水吐到其脸上”。但是胡先生坚持下来了。时至今日,当时破格晋升的91位高职人员中,已经产生了4位院士。

成立管理科学系时,大家都反对,“认为我们的干部已经够了,搞管理干什么”。胡先生认为,“当时的干部大部分都是从部队下来的,素质很好,但是谁也没学过现代管理,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必须要懂现代管理。”最终,1987年,兰州大学管理科学系成立,成为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办管理班的高校。

胡先生说:“我的思想很简单,我认为这些事情是正确的、是国家需求的,就不怕被骂,要对得起未来、对得起子孙后代。”

3.jpeg

各领域各单位都有优秀的兰大人身影

新生入校时的一句话“不知道有兰州大学,是被分配到这里来的,”一直到现在都对胡先生刺激很大。胡先生下定决心要提高兰州大学的知名度。

经过反复的思索,胡先生总结出了以下三个做法:办兰大的刊物、鼓励兰大学者在国外发表期刊、鼓励同学出去交流。胡先生认为,“要让其他单位的学者将文章发表在兰州大学的相关期刊上;要通过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让别人知道兰州大学在做什么工作,要将中华民族的旗帜插到人类科学文化宝库之中;要鼓励同学们走出去,展示兰大人的精神风貌,国内外各领域各单位都有优秀的兰大人身影。”

学校知名度的提高在80年代尤为凸显,标志性事件之一便是在全国赴美留学考试中,兰大连续5年夺得全国个人或集体第一。新华社记者屈维英专门撰文《兰大为何“状元”多》,刊登在1986年第8期《瞭望周刊》上。

什么是“兰大化学精神”

从1952年入学至今,胡先生就一直坚守在兰大,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兰大校训和1986年3月由其确定的兰大学风。胡先生说,“党员要遵守《党章》的规定,不提任何要求,要服从党的安排,自己必须克服遇到的困难、把活干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锻炼、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贡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要做出较好的贡献。”

正是有着以胡先生为代表的一代代先辈坚守西部、服务国家,孕育出了兰大化学精神。谈到什么是“兰大化学精神”,胡先生这样阐释:“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开放创新,就是兰大化学精神!”

团结合作:兰大化学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很多声音还很尖锐,但是凡是集体决定的事情,大家都无二话、非常一致。哪怕再有分歧,各研究所都要合作。单一学科独斗的办法已经完全行不通了,走不动前列。合作之后就可以发挥多学科、多技术、多智力的交叉和融合。

艰苦奋斗:化学建系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但是走到了今天,难能可贵。这个过程中,别人花一分精力的情况下,我们花了五分的精力。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能办出一流学科,这才是本事。兰大化学的这么多学者选择留下,更有在外面求学之后回来的学者,这个就是兰大化学长期艰苦奋斗的延续。

开放创新:越穷的地方、越要开放。创新是动力、也是生命力,对个人、对单位、对国家都是如此。因此,兰大化学虽位处落后的地方,但是通过开放创新获此成绩,这不是墨守成规的结果。

访谈结尾,胡先生送给大家一句话:“人生是一条曲线,

绝不是一条直线,成功只有一次,曲折却是无数次。”让在场的每一位师生深受鼓舞、沉思良久。

4.jpeg

人物简介:

胡之德,男,四川荣县人。1952年9月参加全国首次高考被录取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56年毕业留校,1977年任化学系副系主任,1983年任教授,1984年3月任兰州大学副校长,1985年3月到1993年4月任兰州大学校长,2009年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19年获“兰州大学坚守•奋斗杰出贡献奖”。

 

文字整理:应锦川(化学化工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

图片来源:梁娟(化学化工学院2020年新入职辅导员)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