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合成化学产业资源聚合服务平台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第二级认证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      2020-07-24
导读:7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2020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专业名单的通知》。其中,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院化学专业通过了中学教育第二级认证,认证结论有效期六年(2020年7月—2026年6月)。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规定,通过第二级认证的专业,在认证结论有效期内入学的师范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所在高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要求,建立以实习计划、实习教案、听课评课记录、实习总结与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师范生教育实习档案袋,通过严格程序组织认定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出具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合格证明,视同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合格。

学院高度重视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整合学院力量,从人员、经费、决策上全力支持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开展。自评报告撰写小组、支撑材料整理小组认真负责,在全院师生配合下提交的材料得到了教育部认证专家的一致认可。化学专业作为学院优势特色专业,在教师教育建设、师范生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实效,真正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

学院将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契机,充分发挥专业认证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师范类专业的建设力度,全面推进“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的落实,不断推动我院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发展,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院简介

发展概况: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始建于1950年,建校时为数理化系,1952年院系调整,原齐鲁大学化学系并入山东师范学院,正式成立化学系。2002年成立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近70年来,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学科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化学教育、科学研究及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机构设置:学院设有2个系(化学系和化工系),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分子与纳米探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学品清洁合成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绿色化工材料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高校太阳能化学转化与储存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研究中心(农药、医药中间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分子与纳米探针中美合作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化学成像功能探针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外国专家局、教育部分子与纳米探针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 2个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山东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产业化中试基地(济南市新材料产业园、金沂蒙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三塑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天元化工有限公司、德州精细化学品清洁生产研发基地),20余个工科专业实习基地和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基地及1个校办实验厂。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拥有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单晶衍射仪、粉末衍射仪、寿命荧光和核磁共振仪等诸多先进大型仪器设备。

人员情况:学院有教职工147人,其中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1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及高级实验师56人,国内外兼职院士3人,有973首席科学家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基金”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团队领军人才1人,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人,国家及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此外,学院还聘请了20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学院的讲座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多位教师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山东省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留学归国创业奖”、“山东省十大留学归国科技专家”、“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知识分子”、“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和“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精细化学品清洁合成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分子与纳米探针教育部创新团队”、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三个省部级以上创新团队。化学学院现有本科生1800余人,在读各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0余人。

学科建设:学院现有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化学(工科)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和学科教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3个本科专业(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和制药工程),其中化学专业为山东省品牌专业和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分析化学),2个省级教学团队(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和1门省级精品课程(化学教学论)。

化学学科为山东省一流学科,连续多年进入ESI 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

教学科研成果:学院长期坚持人才培养质量为本,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近年来,承担各类教改项目3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教学成果及优秀实验教学成果奖35项,出版教材14部、专著10部。所培养的学生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2人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和硕士论文奖,2人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多人获山东省高校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2009年学院获“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称号,2018年分析化学教研室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分析化学教学科研团队获评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院注重基础和应用研究并举,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特色。2000年以来,承担973、86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基金重点项目、重大计划专项、面上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材计划和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高水平项目20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向,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创业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发明创业特等奖1项;在Nat.Commun,J. Am. Chem. Soc.,Angew.Chem.Int.Ed.等国际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0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00余项,授权100余项;鉴定科技成果30余项。累计为社会创造产值三十余亿元,实现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山东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生工作:学院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学生工作的新途径。先后有三个班荣获“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一个班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一个团支部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学院被评为“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学院学生获山东省“挑战杯”一等奖,山东省大学生创办小企业商业计划竞赛金奖,首届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特等奖,山东省首届大学生专利产品设计竞赛银奖。2名辅导员获山东省优秀辅导员称号。学院本科生考研率稳定在50%左右,毕业生就业率在学校名列前茅。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