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合成化学产业资源聚合服务平台

著名科学家王佛松:逐梦一生,奋进一生

来源:兴宁一中校友公众号      2019-12-18
导读:王佛松(1933年5月-),男,高分子化学家,广东兴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60年在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高分子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并获副博士学位。1984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image.png

王佛松长期从事定向聚合、稀土催化及导电高分子研究,还开展高分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工作。参与和领导顺丁和异戊橡胶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发明了异戊二烯定向聚合稀土催化剂,并初步阐明其活性中心的形成和结构以及催化机理。在导电高分子聚乙炔、聚苯胺研究中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结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日本高分子学会国际奖等。

一.少年梦:求学艰难,初心不改

1933年5月,王佛松出生在广东客家人聚集的梅州地区兴宁县一个农民家庭。父母生他时都已年近半百,老来得子,王佛松自然被视为掌上明珠。他一出生,母亲就将他寄名给了观音做儿子,祈求保佑他平安长大。父母又请来村里的学究为他取名,根据五行测出他的八字中“缺木”,又因与观音娘娘有托付,为他取名为“王佛松”:佛为之子,松为长青之树。

 少年时代,王佛松最大的梦想就是读书、上大学。可因家境的贫寒,他一度几近失学。客家地处半山区,土壤贫瘠,地少人多,王佛松儿时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生活的贫困和艰难。1938年,不到5岁的王佛松被父亲送进私塾。进入小学,为了省饭钱,8岁多的王佛松每天步行往返回家吃饭。

 高中毕业后,考虑到实际情况,王佛松决定先自食其力筹措费用再去考大学。他在乡村小学教过书,投奔广东惠州市的亲戚摆摊做过小生意。年仅17岁的他,身无长物,唯有《范氏大代数》、《朱吴两氏高中化学》两本书是他的命根子,走到哪带到哪,就连摆摊的时候,也时时捧读。

 1951年6月底,王佛松带着教书所得及亲友等的支持和土改时分得的钱,和同学离开家乡去广州考大学。他抱着非考上大学不可的决心,报考了所有可以报考的学校。最后,因为武汉大学名声在外又不用交学费,成为王佛松的首选。他走进美丽的珞珈山,梦想的画卷也就此展开。

image.png

二.青年梦:心系祖国,全力以赴

能进大学,有书念,不用花家里一分钱,王佛松想不出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从1951年考进武汉大学到1955年毕业,四年中王佛松刻苦学习,在专业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深得老师尤其是系主任叶峤和著名化学家张资珙先生的赏识和厚爱。而老师们的指导和浸润也使他在学识和思想方面受益匪浅。

 “我喜欢创造性的工作,不喜欢重复性的劳动,所以那时特别希望能留在学术圈子里。”毕业前参观某大型企业中心实验室后,王佛松开始有了这样的念头。

临近毕业,一个机会悄悄降临。国家准备选拔一批优秀学生,公派去苏联留学。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考试、政审、考察,班上有五位同学参加留苏研究生考试,最终王佛松和另一位现为工程院院士的同学被录取。专业是由国家安排的,他不在乎,“只要国家需要,回来能派上用场,学什么都好,一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1956年,王佛松赴列宁格勒苏联科学院高分子化合物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著名高分子化学家波·亚·多尔哥普罗斯克院士。

赴苏后,王佛松最大的愿望是用最快的速度学好本领回来报效祖国。在三年多的学习中,他几乎每天都学习工作十四个小时以上。功夫不负有心人,26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提前7个月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副博士学位(相当于我国及欧美的博士学位)。

 那几年里,他通过对“金属镁有机化合物与过度金属盐类的反应及用镁有机化合物和其络合物引发聚合”的系统研究,得到了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的结论,据此写出的科学论文也成为第一篇有关镁有机化合物直接作用定向聚合催化剂的文献,曾被美国《橡胶化学及工艺》由俄文转译成英文发表。王佛松的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导师的高度赞誉,并推荐他到苏联和国际学术报告会上作报告。他是第一位在前苏联门捷列也夫化学大会上作报告的中国留苏学生。

image.png

三.壮年梦:急国所急,学以报国

1960年1月,王佛松提前于国家规定的四年学习期限毕业回国,是当时第一次大批留苏人员中最早通过答辩的回国人员之一。回国后,王佛松进入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

 当时,我国的合成通用橡胶工业是一片空白。橡胶在工业上用途广泛,而我国的天然橡胶产量却极其有限,加之国外对我们进行封锁,情况变得更加严峻。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建立我国的合成通用橡胶工业,应化所决定开展“顺丁橡胶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应用”的研究工作。王佛松以课题组负责人之一的身份参加了这项工作,并将从前苏联带回来的有关钴体系的基本配方介绍给同事们。

经过深入研究和刻苦攻关,终于合成出性能基本达到国外同类胶种的顺丁橡胶。1965年5月,由王佛松主持研究的催化剂顺丁-4在锦州石油六厂进行中试,为其后的顺丁橡胶中试及工业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1971年4月,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建成万吨级大厂,实现了工业化,这是中国国内唯一靠自己技术力量开发出来的合成通用高分子材料。1972年至80年代初,已先后在锦州、北京、山东淄博、上海、湖南岳阳、新疆孤山和黑龙江大庆等地建成七套万吨级生产线,为我国合成橡胶产业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已成为镍系顺丁橡胶大国。为此,顺丁橡胶生产新技术于1985年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王佛松所在的应化所为主要单位之一。

 1966年,王佛松受命组织领导和参加了异戊二烯橡胶(人造天然橡胶)的研究工作,他做了题为“异戊橡胶的合成及结构与性能”的开题报告。这个报告不仅为当时开展异戊橡胶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而且直至20世纪80年代仍对异戊橡胶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1970年初,根据当时科研工作需要,王佛松受命开始寻找新的异戊二烯顺式-1,4聚合催化剂。他证明,稀土催化剂可以引发异戊二烯顺-1,4聚合。从结构及性能看,所得到的聚合物是继Ti胶和Li胶之后的第三种异戊橡胶新品种。从70年代初至80年代,王佛松积极参加和领导异戊橡胶的实验室试验及中试推广工作,并通过有关部委鉴定。与此同时,他在双烯聚合稀土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结构及聚合机理方面也做了较系统的创新性工作。所有这些基础性及系统的研究工作,和其他同事的工作一起,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王佛松是世界上最早用稀土催化剂聚合异戊二烯的先驱者之一,并首先发现稀土催化异戊二烯顺聚合具有活性聚合的特征。

 70年代末,王佛松应邀前往意大利进行学术交流。第二次出国,西方丰富的物质供给和高度发达的文明程度,深深刺激了他。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在专业领域内有所建树,中国不能永远落后!

回国后,王佛松给自己定了新的目标——“坚守原有阵地,开拓新的领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在新开辟的研究领域——导电高分子方向取得喜人成果。同时,他积极推进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建成了世界上首个批量生产导电高分子材料聚苯胺的装置。

在意大利做客座教授期间,为了回国后开展工作,王佛松密切关注着国际上高分子研究的新动向。1977年发现的导电高分子打破了过去高分子是绝缘体的概念和事实,在高分子研究方面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方向。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用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和他的专业比较接近,以应化所当前的科研力量就可以实施,他认为是值得下功夫的地方。回国后他在全所做了一个导电高分子方面的课题报告,很多人不理解,劝他别搞,但王佛松“坚守原有阵地,开拓新的领域”,结合世界高分子研究的新生长点,开辟新的科研方向。功夫不负有心人,王佛松在导电聚乙炔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王佛松从没有忘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解决了从实验室结果放大至规模的批量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后,终于建成了年产30吨聚苯胺的生产装置,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批量生产聚苯胺的装置。

 同时,逐渐走上领导岗位的王佛松在面对科研与管理两副重担时,都竭尽所能,力求完美。1988年王佛松离开长春应化所到北京任中科院副院长,主管人才工作。他深感因“文革”造成的人才断层,使许多学科和研究方向上存在突出的老龄化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王佛松和人事、财务、基建等有关部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对策。很快,他和中科院人事局的同志提出“百人计划”的建议,经上级同意,于1994年开始实施。该计划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反响,成为培养优秀人才和战略科学家的重要举措。如今,“百人计划”入选者大都成长为各学科领域的领头人。

 王佛松先后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91年,他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image.png

四.桑榆梦:国富民强,国泰民安

无论是去苏联留学,还是去意大利交流访问,中国与外国的差距一度深深刺痛了王佛松的心。多年后,他再度走访世界各国,大家不再仅仅因为学术成就尊敬他,也因为中国地位尊敬他。

  “一个人发展、发达、成名、成家有很多因素,最主要的,我认为不是个人的能力,而是时代,是机遇。我能在合成橡胶研究工作中做出一点贡献,主要是国家的需要,应化所的条件,再加上又是我的本行。时代造就了我。”王佛松感谢国家对他的培养和教育,也感谢一起参与科研工作的同事们,“靠大家做的工作,又找到好的方向,这才能够做点东西出来。”

 多难的人生造就了王佛松,早熟的心灵使他很小的时候就多愁善感,对人情世事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几年前,科学时报组织活动,请院士们题写自己的座右铭,王佛松写的是“文章千古在,仕途一时荣”。其实这句话不是王佛松的原创,因为正好契合他的心境和追求,他就“拿”来为己所用了。如今王佛松对名利看得较淡,他看重的是真正为人民留下物质、精神财富的事功,那些推动历史进步的人哪怕在生前并不为人所知,但却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2006年,王佛松因应邀参加母校兴宁一中的百年庆典回到故乡,家族中的一位侄辈,向他念起他小学时期写在家中墙上的打油诗“人生在世几何时,何必全心为己呢?青春一过老年至,一至老年又何如?”王佛松幼时的心灵中,对人生仿佛如历经沧桑的老者一般,看透了世事纷扰和名利纷争。

 退出领导岗位后的王佛松,虽然放下了繁重的科研、行政工作,但仍然忙着为产业部门提供咨询,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社会活动及帮助带研究生。闲暇时,王佛松喜欢读历史类的书籍,书架上摆放着不少大部头的史学著作。还有早年打下基础的书法,现在他也可以多花些时间在这上面了。扬州大学校门口石头上的“奋进”二字,就是校方请他题写的。

“奋进”,不正浓缩了他为自己的梦想和祖国的科研发奋、进取的人生历程吗?

参考资料

【1】微信公众号兴宁一中校友公众号(ID:XNYZXYH)【杰出校友风采】著名科学家王佛松:逐梦一生,奋进一生

【2】武汉大学校友总会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