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立富山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开幕式
主持人:解 强 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洁净煤技术》主编
时间:8:30—8:35 主编致欢迎辞
解 强 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时间:8:35—8:40 “双碳时代CH4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专题发布
赵天生 教授 宁夏大学
会议报告
主持人:赵天生 教授 宁夏大学 客座主编
“双碳时代CH4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专题发布
专家简介:赵天生,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应用催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宁夏煤基应用催化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际合作重大项目课题、宁夏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项目。在碳酸二甲酯及下游产品合成、COx加氢产物分布控制、甲醇制丙烯、烃类定向转化方面涉及的金属/金属氧化物催化、酸碱催化等应用基础研究工作获授权发明专利16项,发表研究论文160篇,获宁夏科技进步奖6项。
院士
日本国立富山大学
报告时间:8:40—9:20
费托合成的新进展
曾 杰 教授
杰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时间:9:20—9:50
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新机制
专家简介:曾杰,二级教授,2002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应用化学学士学位。2008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凝聚态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师从侯建国院士。2008—2011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2012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担任研究助理教授。2012年起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安徽青年五四奖章等奖项。研究领域为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技术。在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atalysis、Nature Ener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98篇,总被引16000余次,H因子为68。申请中国专利68项、美国专利4项。出版书籍3部,其中以第一译者身份出版的《见微知著——纳米科学》一书荣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等奖项。
报告摘要:CO2转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潜在解决方案之一。针对CO2还原,曾杰教授基于合肥光源搭建原位表征平台,探索CO2还原机理。提出“构筑对称破缺活性中心体用以活化高对称性小分子”的催化剂设计理念。创制出Pb1/Cu催化剂并通过固态电解质反应器设计实现纯甲酸的连续制备。开辟出“CO2电解耦合合成生物学”制备食品分子新途径,将CO2转化为葡萄糖和食用油脂。
袁友珠 教授
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厦门大学
报告时间:9:50—10:10
用于CO2加氢耦合芳烃选择性烷基化催化剂的设计与构筑
专家简介:袁友珠,厦门大学教授,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厦门大学)主任。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均相催化委员会和中国化工学会离子液体委员会委员,《催化学报》编委,《无机盐工业》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省/市高层次人才A类等。在Science、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
ns、ACS Catalysis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报告摘要:将CO2加氢与多种芳烃烷基化反应进行耦合,可制得多种烷基芳烃,产物选择性高。课题组研究结果表明,耦合反应的关键在于控制CO2加氢与芳烃烷基化反应条件和速率的匹配性、提高底物转化率和抑制烷基芳烃产物异构化。在优化条件下,CO2加氢耦合芳烃烷基化的目标产物选择性均高于传统烷基化试剂路线。其中,PX选择性在二甲苯中占比大于70%、乙苯在芳烃中占比83.5%、均四甲苯在四甲苯中占比大于90%、N-甲基苯胺选择性大于95%。
张鹏飞 教授
宁夏大学
报告时间:10:10—10:30
机械球磨在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及化工规律研究
专家简介:张鹏飞,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特别研究员。围绕机械力外场强化催化剂制备工程发表SCI论文110多篇,引用5000多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及中船重工、鄂尔多斯集团、浙江新安化工集团等10余项,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机械球磨法制备公斤级烷烃转化催化剂)。
报告摘要:围绕机械力外场强化催化剂制备工程,研究了考虑摩擦热、阻尼的钢球与反应物颗粒动量传递模型,通过钢球运动轨迹模拟反应物浓度场变化,为催化剂前驱体的固相混合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系统研究了机械球磨对催化剂前驱体破碎、混合、反应的影响机制,阐明了“机械能→结构缺陷→反应活性”的反应规律。通过机械力外场强化固相物理混合、固相反应过程,构筑了一系列高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开发了一种无溶剂制备催化剂的工艺。
彭洪根 教授
江西省杰青
南昌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报告时间:10:30—10:50
限域型甲烷二氧氧化碳重整催化剂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
马清祥 研究员
宁夏大学
报告时间:10:50—11:05
镍基多级孔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在甲烷重整反应中的应用
专家简介:马清祥,博士,研究员,获中科院西部之光“西部青年学者(A类,院外)”人才项目支持。主要从事碳一催化转化制醇醚酯及甲烷重整制合成气等方面研究工作。近年来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授权专利2项,获宁夏科技进步奖、辽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5项。
报告摘要:甲烷和二氧化碳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将甲烷和二氧化碳通过重整制取合成气是甲烷、二氧化碳转化的有效形式。此反应过程存在催化剂烧结和积碳失活等问题。报告介绍了甲烷重整过程积碳的产生及减少和消除反应积碳的途径,以及多级孔结构对镍基催化剂抗积碳性能的影响。
张国杰 教授
太原理工大学 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报告时间:11:05—11:20
生物质碳材料及胺基固态吸附剂二氧化碳捕获研究
专家简介:张国杰,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能源研究会秘书长。长期致力于能源高效清洁转化利用以及多孔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20余篇,授权专利30余件。获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侯德榜化工科技奖,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报告摘要:CO2有效捕集是实现碳减排、碳中和的前提。针对生物质碳材料以及胺基固体吸附材料吸附量和稳定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基于生物质以及多孔硅材料的吸附特性,通过结构设计、调控,构筑了生物质基碳材料及胺基固态吸附剂,揭示了吸附剂孔结构与吸附/脱附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了高效、高稳定性固体吸附剂的可控制备法,为应用放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徐 锋 教授
黑龙江科技大学
报告时间:11:20—11:35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转化甲烷制氢
张 萌 讲师
郑州大学 化学学院
报告时间:11:35—11:50
ZrO2载体表面性质和结构调控对甲烷干重整反应行为的影
甲烷直接转化的有效途径
二氧化碳化学转化可行的途径
费托合成过程目标产物有效控制方法
长按或扫码入群交流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