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7.23直播】2022年卡宾化学前沿论坛

来源:化学加视频号      2022-07-18
导读:由南开大学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2022年“卡宾化学前沿论坛”将于7月23日在线上举行。本次论坛由周其林院士、冯小明院士领衔,朱守非教授、毕锡和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将聚焦“卡宾转移反应”,共同分享卡宾转移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卡宾转移反应研究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化学加视频号将担任本次论坛的直播媒体,不设回放。

封面.jpg


大会邀请

由南开大学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卡宾化字前沿论坛”将于2022年7月23日在线上举行。自1950年代卡宾(carbene)概念被正式提出以来,自由卡宾或金属卡宾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配体或催化剂,在合成化学、金属有机化字、材料化学等领域被广泛使用,其研究一直广受关注。我们举办“卡宾化学前沿论坛”,希望将其打造成系列研讨会,作为从事卡宾化学研究的同行分享最新学术成果、加强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我国卡宾化学研究。本次论坛聚焦“卡宾转移反应”,已经邀请本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分享卡宾转移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卡宾转移反应研究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我们诚邀学术界同仁莅临此次学术会议,共话卡宾化学。衷心感谢您的参与!

会议主席:

朱守非  南开大学

毕锡和 东北师范大学

直播时间


2022年7月23日(周六)08:10-17:10

化学加视频号直播间

1658201904813608.png

扫码预约,观看直播


大会议程


开幕式

8:10

开幕致辞

朱守非

学术报告(上午)

时间

报告题目

报告人

主持人

8:20-9:00

不对称催化卡宾N−H键插入反应

周其林

胡文浩

9:00-9:30

卡宾偶联的新进展以及应用

王剑波

9:30-10:00

可见光驱动的Wolff重排及催化不对称的环化反应

肖文精

徐明华

10:00-10:30

银盐促进重氮化合物卡宾与成环反应的竞争性探索

马军安

10:30-11:00

手性胍催化剂和卡宾不对称催化转化

刘小华

朱守非

11:00-11:30

金属二氟卡宾参与的催化偶联反应

张新刚

11:30-12:00

邻三氟甲基苯磺酰腙为基础的卡宾化学

毕锡和


午休

学术报告(下午)

14:00-14:40

手性双氮氧金属配合物催化卡宾参与的不对称转化

冯小明

王剑波

14:40-15:10

金属卡宾的双官能团化转化

胡文浩

15:10-15:40

Rhodium(I) Carbene-Promoted Asymmetric Reactions

徐明华

马军安

15:40-16:10

铑催化卡宾参与的不对称碳氢键活化

李兴伟

16:10-16:40

基于卡宾中间体实现的手性氮杂环合成

叶龙武

毕锡和

16:40-17:10

催化卡宾对硼氢键的插入反应研究

朱守非

17:10

闭幕致辞

毕锡和


专家简介



image.png

周其林院士

南开大学

周其林,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同年考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1987年获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6年先后在德国、瑞士、美国做博士后研究。1996年至1999年任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教授,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999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现为南开大学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化学方法学、金属有机化学、不对称催化、生物活性化合物和手性药物合成研究。发现了手性螺环催化剂,这些手性螺环催化剂在许多不对称合成反应中都表现出优秀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已被应用于手性药物的合成和生产。2005年获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委员会“有机合成创造奖”,2006年获中国化学会“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获中国化学会“手性化学奖”,2018年获中国化学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学贡献奖”、“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目前担任《CCS Chem.》副主编,《Angew. Chem. Int. Ed.》、《Chem. Sci.》、《J. Org. Chem.》、《Adv. Synth. Catal.》、《Tetrahedron》、《Topics in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等期刊和丛书编委或顾问编委。

报告题目:不对称催化卡宾N−H键插入反应


image.png

冯小明院士

四川大学

冯小明 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不对称合成方法学及手性药物和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以廉价易得的氨基酸为手性原料,设计合成了多种具有原创性和特色的手性催化剂,其中手性双氮氧-酰胺化合物被国际同行命名为“冯氏配体”面向全球销售,实现了70多类重要的不对称反应,包括20多类全新化学反应和前人无法实现的挑战性反应,如第一例不对称催化α-取代重氮酯与醛的反应,被国际人名反应专著冠名为Roskamp-Feng反应。发明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对称催化新方法和新策略,为30多个手性天然产物、药物和候选药物分子提供了简单、高效的合成途径。现以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化学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480余篇,应邀在化学顶级期刊Chem. Rev.、Acc. Chem. Res.等撰写综述15篇,以及国内外专著18个章节,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7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章、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杰出教学奖等荣誉称号。

报告题目:手性双氮氧金属配合物催化卡宾参与的不对称转化


image.png

王剑波教授

北京大学

王剑波,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1983年本科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1984年于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留日预备学校学习,同年赴日留学。1990年于北海道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随后分别在日内瓦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回国到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任教。2000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2002年获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05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06-2010年期间担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2002-2020年期间担任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卡宾经由的催化反应,独立工作以后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20余篇。近年来将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与卡宾化学相结合,发展了一系列高效构建碳碳键的新方法。这些研究揭示了经历金属卡宾过程的交叉偶联具有普遍性,是一种与经典的卡宾碳碳键形成反应不同的反应类型。王剑波曾获“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宝钢优秀教师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奖等奖励。目前担任Wiley杂志社Journal of Physical Organic Chemistry以及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杂志副主编,担任《中国化学》、《化学学报》、Organic Letters、Tetrahedron/Tetrahedron Letters、Journal of Fluorine Chemistry编委。

报告题目:卡宾偶联的新进展以及应用


image.png

肖文精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肖文精,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院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农药化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光化学合成、自由基化学以及不对称催化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均相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移机制”和“脱质子光致电子转移策略”,发展了一类双功能的光敏手性配体,发展了多种可见光诱导的可控自由基反应,实现了多种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的高效高选择性合成。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他引19500多次,H-index 77。目前担任《化学学报》、《有机化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ChemPhotoChem、Eur. J. Org. Chem.、Chin. J. Chem.等杂志的国际顾问、编委;是中国感光学会光化学与光生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理事和高级会员、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光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曾荣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199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5)、国务院政府津贴(2008)、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导师(2013)、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2013)、Asian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2014)、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 2017)等奖项。

报告题目:可见光驱动的Wolff重排及催化不对称的环化反应


image.png

胡文浩教授

中山大学

胡文浩,现任中山大学教授、药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文浩教授先后在四川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87)、中科院成都有机所获得硕士学位(1990)和香港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8),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2002),在美国施贵宝等制药企业担任高级研究员(2002-2006)。2006年回国受聘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上海分子治疗与新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11-2016),2016年8月起受聘中山大学教授、药学院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2021-2022)。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有机合成方法学、多组分反应、新药研发和药物合成工艺等,至今已在Nature Chemistry,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和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20余篇,引用5000余次,申请专利100余项(授权40余项)。

报告题目:金属卡宾的双官能团化转化


image.png

马军安教授

天津大学

马军安,天津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先后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宝钢优秀教师奖和中国化学会黄维垣氟化学奖。1999年于南开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2年底到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著名有机氟化学家Dominique Cahard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转至德国马谱(MPI)-煤炭研究所著名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家Manfred Reetz教授课题组从事不对称合成和生物有机化学研究;2008年到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 Mikiko Sodeoka教授课题组以JSPS fellow开展合作研究。主要从事手性催化不对称合成及有机氟化学研究。

报告题目:银盐促进重氮化合物卡宾与成环反应的竞争性探索


image.png

徐明华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

徐明华,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2018年受邀加入南方科技大学,现任化学系和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双聘教授,获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称号。曾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5),首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2007),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2012),中科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13),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2014),中国科学院特聘骨干研究员(2015)。获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荣誉。2014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报告题目:Rhodium(I) Carbene-Promoted Asymmetric Reactions


image.png

刘小华教授

四川大学

刘小华,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2000年本科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2003年和2006年于四川大学分别获得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6年至今在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新型手性配体和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不对称催化反应、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机理研究。迄今发表论文1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2012年,第二完成人)、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2009和2019年,第二完成人)、德国Thieme出版社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2013年)、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8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9年)等。现任Organic&Biomolecular Chemistry期刊副主编,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等荣誉。

报告题目:手性胍催化剂和卡宾不对称催化转化


image.png

张新刚研究员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张新刚, 199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应用化学系;2003年获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5月回国加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中科院有机氟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有机氟化学的研究,建立了廉价含氟资源小分子氟卤烷烃导向的催化偶联研究体系,发现了首例金属二氟卡宾参与的催化偶联反应,提出了零价钯二氟卡宾亲核质子化历程,突破了传统认知。201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结题优秀;入选国家万人计划(2018),曾获英国皇家化学会氟化学奖(2015),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家奖(2015)和中国化学会黄维垣氟化学奖(2021)等荣誉。

报告题目:金属二氟卡宾参与的催化偶联反应


image.png

李兴伟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

李兴伟,1996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2005年于美国耶鲁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并获得该年度最佳化学博士论文奖)。2005-2006年在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2009年先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美国Scripps研究所任助理教授。2010年回国,先后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和陕西师范大学从事科研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铑催化碳氢键活化研究,并侧重均相催化体系开发和反应机理研究的结合。共发表研究论文两百余篇,总他人引用1.4万余次,H指数为69。获得的荣誉有主要有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科睿瑞安全球高被引学者(2018、2019、2020年)。2015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报告题目:铑催化卡宾参与的不对称碳氢键活化


image.png

叶龙武教授

厦门大学

叶龙武,1981年生,教授,博导,课题组长。浙江大学学士(2003年;导师:麻生明院士)和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博士(2008年;导师:唐勇院士),2008-2011年先后在美国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及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7月入职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有机合成方法学、功能杂环合成和药物合成。获得包括国家基金委重大培育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基金项目的资助。迄今在Nature Chem.、Nature Commun.、JACS、Angew. Chem.、Acc. Chem. Res.等期刊发表通讯作者SCI论文100多篇,被引4000余次(h-index: 50)。先后获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福建省青年拔尖人才(2016)、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2016)、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6)、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7)、田昭武学科交叉奖一等奖(2019)、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1)、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2021)、南强特聘教授(2022)、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FRSC, 2022)等。

报告题目:基于卡宾中间体实现的手性氮杂环合成


image.png

毕锡和

东北师范大学

毕锡和,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副院长。2000年和2006年在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相继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06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赴德国波恩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回国开始独立的研究工作。2005年至今在东北师大化学学院工作,相继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从事有机合成化学研究,在银催化及卡宾化学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发展了银催化炔烃氢叠氮化方法学,被同行称为“毕方法”(Acc. Chem. Res. 2020, 53, 662);设计开发了低温可分解的邻三氟甲基苯磺酰腙,发展了高亲电银卡宾策略,推动了磺酰腙卡宾化学研究与应用,据此设计开发的两类氟烷基磺酰腙试剂被e-EROS(有机合成试剂百科全书)收录并已商品化(Acc. Chem. Res. 2022, 55, 1763)。主编《Silver Catalysis in Organic Synthesis》一书(Wiley)并撰写其中两个章节。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3)、基金委“优青”(2015)、教育部“青年长江”(2016)等人才计划,曾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8)、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8)、英国皇家协会牛顿高级学者(2019)、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2019)等荣誉和奖励。

报告题目:邻三氟甲基苯磺酰腙为基础的卡宾化学


image.png

朱守非

南开大学

朱守非,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院长,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00年和2005年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和理学博士学位;2012‒2013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做博士后;2005年至今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工作,2013年晋升为教授。长期从事催化有机合成化学研究,提出了“手性质子梭”概念,发现了催化卡宾对硼氢键的插入反应,发展了多种用于烯烃氢化和硅氢化反应的高效催化剂,实现了多种重要生物活性分子的高效合成。迄今发表研究论文130余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9年,第3完成人),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07年和2013年两项,均为第3完成人),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2022年),中国化学会青年手性化学奖(2018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2年)等奖项。

报告题目:催化卡宾对硼氢键的插入反应研究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