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杨大俊:深耕本土创新,解决患者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来源:金鸡湖先锋      2022-11-04
导读:“坚持做对的事,成功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亚盛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大俊

春光不负热爱 少年热血绵长

image.png

四十五年前的初秋,国务院正式宣布恢复高考。时光似弹指一挥间,一批又一批学子因高考迎来命运的转折点。

“我对上大学的记忆很深,入学那天是1978年9月25日,正好是我十六岁生日......”以全市名列前茅的成绩,杨大俊考入了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成为恢复高考后全国统考录取的首批大学生,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让他倍加珍惜,充满了干劲。

在校期间,他通过英文选拔考试从全年级400人里脱颖而出,进入当时中山医科大学首开的“全英班”学习。彼时,中国的医学发展亟需培养大批具有国际眼光兼具沟通能力的现代医学人才,“全英班”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首批遴选了30人。

早在学生时代,杨大俊就显现出了创业天赋。他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创办了两本全国性的杂志——《中国医学生》和《家庭医生》,担任首席记者兼编辑。那一年,杨大俊十八岁。提及那段难忘的经历,杨大俊满怀自豪:“当时杂志上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我写的,每一期头条都是我的心血之作。”有次,杨大俊采访卫生部官员,交谈中对方的两句话深深烙印在他心里,影响了他后来的人生道路,“一是做事一定要有真本事;二是尽量从事实业”。

《中国医学生》是八十年代初唯一面向广大医学生的杂志,最高发行量达到五万多份,也就是说当时每三名医学专业大学生中就有一位是他们的读者。而《家庭医生》杂志的影响力更是深入街坊市井,即便到现在依然是一本具有影响力的医学科普类期刊,九十年代最高发行量达到每期300万份,还连续两次荣获中国期刊最高奖——“国家期刊奖”。

尽管这两本杂志办得很成功,但杨大俊深刻地意识到,“想要真正走得远,还是要通过做科研掌握真正的技术,办实业。”为了追逐埋在心里的创业梦,拿到医学硕士学位后,他选择赴美深造。这一走,便是二十年。

由“生”到“盛” 砥砺前行再出发

1987年,杨大俊进入密歇根州立大学攻读博士,研究方向是肿瘤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与癌基因,并于1992年获得遗传学博士学位。在这期间,杨大俊逐步展现了自己在科研方面的能力和才华,他在校成功建立了第一个由化合物诱导的人类恶性转化细胞株,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美国科学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研究论文。

1993年,杨大俊获得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特别优秀研究项目”(SPORE)的资助,到美国乔治敦大学从事乳腺癌的博士后研究。1995年,他受聘加入乔治敦大学Lombardi综合癌症中心,担任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副教授、肿瘤学副教授和高级研究员。“20年前,美国便开始强调转化研究,我们也正好赶上了。”任职期间,他开展了大量的转化研究,不仅通过重大基础研究发表或共同发表论文及摘要100多篇,获得十多项国际、国内专利,也掌握了小分子靶向药物研发的核心技术。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彼时的杨大俊并不满足于现状。基于一个全新机理的发现,杨大俊于2003年成立了Ascenta Therapeutics(亚生医药)公司,聚焦新靶点抗癌药物研发,他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创业拉开序幕。

image.png

亚盛医药三位创始人(从左到右):杨大俊博士、王少萌博士、郭明博士

2005年,杨大俊从密歇根大学辞职开始全职创业,并与志同道合的两位创始人王少萌教授和郭明教授在上海张江成立了美国亚生(上海)研发中心。凭借前沿的细胞凋亡机理开发抗肿瘤新药,亚生医药先后获得了近一亿美元的融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然而一场始料未及的全球金融危机改变了这一切,亚生医药在美国的上市计划因此搁浅。2009年,投资人决定停止IPO计划,卖掉公司管线中的产品,并关闭上海研发中心。然而五年时间,三位创始人为上海研发中心倾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并不想轻言放弃。于是,他们说服公司,自掏腰包把这个摊子盘了下来。也正是因为这次转折,由“生”到“盛”,才有了今天的亚盛。

十年磨一剑 以终为始坚守创新

亚盛,英文Ascentage,既是对亚生(Ascenta)团队的继承,也寓意着将传承在细胞凋亡领域的研发工作。如今,亚盛拥有自主构建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靶向药物设计平台,处于细胞凋亡通路新药研发的全球最前沿,手握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欧盟批准的16项孤儿药资格,让它在国内药企中稳居首位,实现了以中国为基地的全球化创新。做出临床急需的药、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是亚盛坚持做创新药的初衷。2018年7月5日,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我不是药神》让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被大众所熟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影片中救命药“格列宁”的原型——格列卫对治疗这类疾病有显著效果,让这类患者五年存活率从30%跃至90%。但是,一代、二代格列卫很快暴露出新的问题——获得性耐药,20%-30%的患者会出现疾病进展或耐药。

image.png

2021年12月,亚盛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奥雷巴替尼,也就是一款商品名为耐立克的新药正式上市。该药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针对T315I突变耐药CML治疗的药物,简单来说它就是“三代格列卫”,破解了耐药的难题,打破了国内临床空白。

耐立克的临床之路可以用一个词来总结——速度。2015年中国创新药元年开启,国家药监局审核审评速度开始加快与国际接轨,也预示着中国本土药企国际化进程正式启幕。从第一个病人入组Ⅰ期研究到第一次递交新药上市申请,亚盛只用了不到四年。在这期间,耐立克相继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授予的优先审评、突破性治疗等加快审评的资格。“我们真正地做到了填补中国在携T315I耐药慢粒白血病患者治疗上的空白。”这样的结果给了杨大俊极大的鼓舞。

时代给了企业创新发展的机会,耐立克的上市对亚盛而言,如同从0迈向1的“成年礼”,有产品上市标志着公司从纯粹的研发型企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们一开始就定位做全球创新,当时也没人敢做。在十年前,这是最难走的一条路,也有质疑声,但我们仍然坚持到了今天。”杨大俊说。

步履铿锵硕果累累 勇于担当向未来 

2019年10月28日,亚盛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这是亚盛发展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亦是回馈坚守十年创新路最好的礼物。

image.png

回首来时路,亚盛的发展也并非一片坦途。2010年,国内生物制药刚刚兴起,创新药的投资环境尚未成熟,敢做创新药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但随着研发投入,公司的资金很快消耗殆尽。“确实那个时候很困难,有几个月甚至是只能发半薪的。”杨大俊曾回忆说,“先是我自己的工资发不出来,后来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转机出现在2010年,亚盛获得三生制药300万美元的天使轮投资,正是这笔投资帮助拥有过硬技术和丰富经验的团队逐渐走出困境。“2015年底,我们公司的一次融资,领投的就是园区的‘元禾原点基金’,它是政府基金、市场管理性质的合伙人,我们公司当时恰恰最需要这样的合伙人,于是一拍即合,亚盛就来到了苏州工业园区......”

得到资本青睐的亚盛乘胜追击,加速布局,2016年,亚盛正式落户苏州工业园区。这是亚盛迎来的又一次转机,也是其随后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在杨大俊看来,苏州工业园区独特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优势、体系化可持续的产业与人才扶持政策、主动作为的人才服务意识,是他们选择落户的关键因素。“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

有人说,苏州工业园区就像是中国创新药产业链的心脏。2021年7月14日,亚盛与信达生物宣布达成2.45亿美元战略合作,合作内容之一是双方将在中国联合开发及商业化奥雷巴替尼。这一次,不是中国药企牵手跨国大药厂,也不是创新药企依附传统大药企,而是两家成长中的苏州工业园区本土创新药企紧紧拥抱,开启国内创新药企间全新深层次合作模式的探索,这将在创新药产业链的资源配置上释放更多能量。

同年12月,亚盛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新庆路的全球总部、研发中心正式启用,总占地面积95亩,主要用于总部运营管理、创新药研发与配套保障,未来,还将按照国际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标准建立全球生产基地,为后续挺进全球医药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是亚盛在苏州工业园区全面布局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公司从苏州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坚持就有收获,使得亚盛在孤儿药竞技中成为全球制药企业的“一枝独秀”,如今的累累硕果,这或是对亚盛当初的决定和努力最实在的回报。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