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人才培养主基地和科技创新前沿阵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严纯华表示,高校既是人才培养的主基地,也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高校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不断整合学科资源,推动学科交叉和专业融合,重视提升基础研究相关学科建设及成果转化,同时提升社会服务效能,为地区发展过程中人才如何“留得住、用得好”等问题发挥智库作用。
严纯华对此建议,要结合科技发展前沿态势进一步梳理高校现有的学科体系,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手段。高校要勇于开展一些试点先行工作,打破传统惯性的知识传授体系,结合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态势重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与学科水平,服务建设教育强国与世界科技强国。
中学和大学应做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衔接
培养大批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实基础。严纯华认为,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应始终保持对科学研究的好奇与兴趣,尊重客观规律并善于终身学习,并具备较高的基础学科素养及学科交叉应用能力。他表示,对科学的兴趣以及基本科研素养的养成要从青少年开始抓起,应充分发挥“中学生英才计划”对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的发掘与培养作用,让更多拥有科学兴趣的青少年走进高校参与科研实践,使中学和大学“小手拉大手”,共同推动对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衔接。
严纯华介绍,兰州大学自2013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开始实施便参与到其中,十年来共有30余名教授作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等学科导师参与培养了400余名中学生,其中大部分学生进入高校后在科研领域持续深造。“‘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实施帮助中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了解科学并感悟科学,形成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观的正确认知,养成优良学风和科研学术规范,并通过兴趣引导发现自身学科特长。”
此外,严纯华还对“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完善提出建议。他提出,“中学生英才计划”应把复杂的科学问题化繁为简,根据中学生的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课题。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团队合作、吃苦耐劳、严谨求是的精神品格。同时,还应加强中小学、高校以及研究所之间的联动,推动项目资源向边远地区山村倾斜覆盖,注重城市和农村青少年的培养方式差异,进一步发挥高校的开放性、服务性功能。
发挥人才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引领作用
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与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密切相关。 “当前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方兴未艾,踏上新征程,人才培养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创新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严纯华始终心系西部地区的发展问题。他提出,西部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是推动西部地区建设发展的关键途径,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要结合西部地区现实发展需求,将地区自然资源禀赋与自身办学特色相结合,进一步发挥人才在推动西部发展新格局中的引领作用。
严纯华建议,要充分结合当前西部地区发展现状,为西部地区提供更多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倾斜与支撑。要有针对性地看待不同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需求,以内涵式发展为前提,均衡优质高效地引领西部地区不断开拓自主创新发展道路。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