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2023年度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中科院79名,工程院不超过90名

来源:中科院、工程院      2023-05-31
导读: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额共79名。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总名额为不超过90名。

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指南


院士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导向,凝聚优秀人才服务国家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

为做好2023年度院士增选工作,按照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精神和有关规定,制定《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指南》。

一、增选领域学科方向和名额分配方案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额共79名。

(一)数学物理学部

1. 数学4名,其中基础数学不少于2名、应用数学不少于1名。

2. 物理Ⅰ(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声学和原子分子物理等)3名,其中声学1名,3个名额中实验工作者不少于2名。

3. 物理Ⅱ(包括高能物理、原子核物理等)、力学和天文学4名。

4. 量子信息1名。

5. 物理(实验)与光电信息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

(二)化学部

1.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化学4名,其中核与辐射化学1名。

2. 有机化学、高分子3名。

3. 物理化学、化工3名。

4. 碳中和化学化工变革性技术1名。

5. 化学生物学和重大药物创制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

(三)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1. 基础生物学4名。

2. 医学4名。

3. 农学、生态与进化4名,其中生物分类学1名。

4. 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与生物安全1名。

5. 生物信息与智慧医学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

(四)地学部

1. 地质Ⅰ(包括沉积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前寒武纪地质学等)2名。

2. 地质Ⅱ (包括地球化学、数学地质学、矿物学、矿床学与矿相学、岩石学、第四纪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2名。

3. 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遥感、土壤学、生态环境等)2名。

4. 大气海洋(包括大气科学与海洋科学)2名,其中海洋科学不少于1名。

5. 地球物理(包括固体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大地测量等)2名。

6. 行星地质环境与探测1名。

7. 地球系统建模及人工智能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

(五)信息技术科学部

1. 信息Ⅰ(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仪表与传感等)4名,其中计算机理论与人工智能1名。

2. 信息Ⅱ(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3名。

3. 网络空间安全1名。

4. 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数理基础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

(六)技术科学部

1. 材料(包括材料物理、材料学与冶金学、材料化学与功能材料、材料加工与结构材料、核材料与特种材料等)4名,其中高端装备结构材料及加工技术1名。

2. 工程Ⅰ(包括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等)4名。

3. 工程Ⅱ(包括力学、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土木与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矿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3名。

4. 船舶与海洋工程1名。

5. 医工融合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

(七)特别推荐领域

名额6名,另行安排。

二、候选人资格条件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院士候选人应为满足以下基本条件的中国公民。

1.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祖国、品行端正、学风正派。

2. 从事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成就,并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或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

       为贯彻落实深化院士制度改革要求,优化院士队伍结构,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布局,制定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

    院士增选坚持质量第一,以重大贡献、学术水平、道德操守为准绳,着重从长期奋战在科研和工程技术一线的科研人员中遴选院士,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国家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一、增选的领域学科方向

 

(一)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专业组

专业学科方向

机械组

机械工程

动力及电气设备工程与技术

新兴交叉学科:机械及其交叉

优先学科方向:电器设计制造,工程力学

建议名额:3-4个

水陆运载和兵器组

船舶与海洋工程

兵器科学与技术

交通运输工程

新兴交叉学科:船舶与兵器交叉

优先学科方向:军用车辆工程,水下兵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建议名额:3-4个

航空航天运载组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新兴交叉学科:航空宇航交叉

优先学科方向:人机与环境工程,精密仪器仪表技术

建议名额:3-4个

(二)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专业组

专业学科方向

一组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光学工程与技术

仪器科学与技术

新兴交叉学科:跨学部交叉专业领域

优先学科方向:微电子技术,传感器与遥感技术,精密仪器与测量技术

建议名额:3-4个

二组

信息与通信工程

新兴交叉学科:跨学部交叉专业领域

优先学科方向:信号处理技术与水声工程

建议名额:3-4个

三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

新兴交叉学科:跨学部交叉专业领域

优先学科方向:人工智能,自动化系统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建议名额:3-4个

(三)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专业组

专业学科方向

化工组

化学工程与技术

新兴交叉学科:智能化工,电子化学品及制造,新能源化工

优先学科方向:核化工,高分子化工

建议名额:3个

冶金组

冶金工程与技术

新兴交叉学科:智能与数字冶金,碳中和冶金流程工程

优先学科方向:冶金热能工程,过程工程,冶金分析

建议名额:3个

材料组

材料科学与工程

新兴交叉学科:集成电路关键材料,新能源(含储能)材料

优先学科方向:含能材料,材料测试与评价

建议名额:4个

(四)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专业组

专业学科方向

能源和电气科学技术与工程组

能源和电气科学技术与工程

优先支持研究方向(含优先学科及新兴交叉学科):新能源与新型电力系统,多能源协同互补开发利用,水力发电新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建议名额:2-3个

核科学技术与工程组

核科学技术与工程

优先支持研究方向(含优先学科及新兴交叉学科):核材料,核安全,核能新技术,核医学和核诊断

建议名额:2-3个

地质资源科学技术与工程组

地质资源科学技术与工程

优先支持研究方向(含优先学科及新兴交叉学科):油气资源新类型,矿山生态与环境地质,紧缺战略资源与勘探

建议名额:2-3个

矿业科学技术与工程组

矿业科学技术与工程

优先支持研究方向(含优先学科及新兴交叉学科):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矿山/油气田智能开采与灾害防控,非常规油气开发,矿业的节能/减排/减碳及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CCUS)

建议名额:2-3个

(五)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专业组

专业学科方向

建筑组

建筑学

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

建议名额:2-3个

土木一组

工程力学

土木工程材料

结构工程

桥梁工程

建议名额:2-3个

土木二组

道路与铁路工程

岩土工程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建议名额:2-3个

水利与测绘组

测绘工程

水利工程

建议名额:2-3个

新兴交叉学科组

新兴交叉学科:建筑及其交叉,土木及其交叉,测绘及其交叉,水利及其交叉

建议名额:1-2个

学部优先支持学科

区域规划,交通规划,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农田水利工程,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等

(六)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专业组

专业学科方向

环境组

环境科学与工程

气象科学与工程

海洋科学与工程

新兴交叉学科:碳污协同减排与资源化利用,天气气候无缝隙预报预测

优先学科方向:多介质多污染协同控制与生态治理,碳污协同减排与防控,天气预报和动力气象,气候预测与气候变化,大气探测,物理海洋工程,海洋化学工程

建议名额:5个

轻纺组

食品科学与工程

纺织科学与工程

轻工科学与工程

新兴交叉学科:营养与健康科学,智能纺织科学与技术,生物基材料先进制造

优先学科方向:食品品质控制技术,膳食营养与健康工程,纺织装备与控制,服装科学与工程,生物质加工技术与工程,绿色轻工产品智能制造

建议名额:3个

(七)农业学部  

专业组

专业学科方向

农业一组

作物学

农业生物工程

园艺学

植物保护学

新兴交叉学科:农业生物工程

建议名额:3-4个

农业二组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

林学

应用生态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优先学科方向:应用生态学

建议名额:3-4个

农业三组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新兴交叉学科:动物疫病与绿色发展

优先学科方向:动物育种,草业科学

建议名额:3-4个

(八)医药卫生学部  

专业组

专业学科方向

外科组

外科学

妇产科学

眼科学与耳鼻咽喉科学

肿瘤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麻醉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

口腔修复与正畸学

优先学科方向:麻醉学

建议名额:2-3个

内科组

内科学

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

儿科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肿瘤学

口腔内科学

优先学科方向:儿科学,神经病学

建议名额:2-3个

药学组

药学

优先学科方向:药剂学

建议名额:2-3个

基础预防组

基础医学

法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特种医学

医学信息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优先学科方向:军事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卫生毒理学

建议名额:2-3个

中医中药组

中医学

中药学

建议名额:2个

学部新兴交叉学科

医工结合

 

    二、名额分配

 

    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总名额为不超过90名,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0名,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名,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0名,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0名,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0名,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8名,农业学部10名,医药卫生学部12名(含中医药2名),特别通道6名,4个名额用于支持在西部边远地区(贵州、云南、广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9个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20年以上的候选人。各学部至少1个名额用于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各学部专业组名额分配方案将根据有效候选人及评选情况做适当调整。全院至少5个名额用于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团队候选人。

 

    三、资格条件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正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可被提名为候选人。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主要是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候选人在工程科技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有显著应用成效;或在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创造性地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作出重大贡献;或为重要工程科技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以上各项包括在培养工程科技人才方面作出的成就和贡献。

 

    “学风正派”是指候选人应具备胸怀祖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等精神。

 

    “品行端正”主要是指候选人应具备优良的科学道德与学风,良好的行为品德和端正的工作、生活作风。



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各位院士:

为深入贯彻落实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精神,中国科学院党组和学部主席团对改进院士遴选机制作出部署,制定《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并于2023年5月31日启动增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23年院士增选名额为79名,请根据《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指南》确定的领域学科方向进行推荐。推荐工作要坚持以重大贡献、学术水平、道德操守为准绳,强化满足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需求并作出贡献的价值导向,注重领域学科间的平衡发展,着重推荐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的科研人员。

二、每位院士推荐1名候选人(含新兴和交叉学科候选人)。推荐过程实行回避制度,回避范围为直系亲属和主要旁系亲属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师生关系。担任党政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负责人以及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院士,任职期间不参加对院士候选人的推荐和选举。

三、候选人获得1名院士推荐且该院士所在专业学部与该候选人被推荐的参评专业学部相同,或两者专业领域相近,方为有效。2023年1月1日前年满65周岁的候选人需要2名院士推荐,且须有1名院士所在专业学部与该候选人被推荐的参评专业学部相同,或两者专业领域相近,方为有效。

四、以下人员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

1. 任职期间的党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

2. 因品德失范、学术不端和违反科技伦理等问题受到处理的人员,以及因违纪违法等问题受到处理且尚在影响期内、或发生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人员;

3. 2017年、2019年、2021年连续3次被推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和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的人员。

五、院士须通过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推荐系统填写《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推荐书(院士推荐用)》(以下简称《推荐书》)。

六、院士须提供全套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被推荐人附件材料(以下简称附件材料),包括:

1. 被推荐人基本情况表,通过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推荐系统填写;

2. 被推荐人当前有效的中国国籍证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被推荐人还须提供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境事务处或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身份证明局的国籍证明并填写《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被推荐人国籍情况说明》;台湾省的被推荐人须提供支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申明);

3.“被推荐人基本情况表”中列出的10篇(册)以内的代表性的论文、著作、研究技术报告、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的全文(原则上应有一篇或以上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或其他中国优秀期刊上发表);

4. 主要论著目录;

5. 重要引用和评价情况相关内容的复印件(注明出处,应为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和著作的引用和评价);

6. 获奖(5项以内)证书复印件、发明专利(10项以内)证书复印件及其专利实施情况证明材料。

七、院士须于7月31日前完成系统填报,并将以下材料寄送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以寄出日期为准):

1. 亲笔签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参加增选工作承诺书》纸质件一份;

2. 已在线提交并亲笔签名的《推荐书》纸质件一份;

3. 已在线提交的附件材料1纸质件一份;

4.《关于附件材料的保密审查证明》纸质件一份(被推荐人单位出具);

5. 附件材料1-6、《关于附件材料的保密审查证明》等材料的PDF格式电子文件(U盘存储,文件小于100M)。

报送的所有材料不得涉及国家秘密,纸质件必须与电子文件一致。

2023年增选相关制度文件详见中国科学院学部网站。


中国科学院关于组织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精神,中国科学院党组和学部主席团对改进院士遴选机制作出部署,制定《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并于2023年5月31日启动增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23年院士增选名额为79名,请根据《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指南》确定的领域学科方向,组织具有推荐资质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推荐院士候选人,名额不超过120名,年龄不超过65周岁(1958年1月1 日〈含〉以后出生)。

推荐工作要坚持以重大贡献、学术水平、道德操守为准绳,强化满足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需求并作出贡献的价值导向,注重领域学科间的平衡发展,着重推荐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的科研人员。

二、请制定严格规范的推荐程序和办法,按中国科学院专业学部设置组成推荐委员会,并商中国科学院同意。

各推荐委员会成员不少于11人,必须是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具有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人员。推荐委员会进行会议评审并无记名投票,在规定的名额内获得赞同票超过投票人数二分之一的为推荐人选。

三、以下人员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

1. 任职期间的党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

2. 因品德失范、学术不端和违反科技伦理等问题受到处理的人员,以及因违纪违法等问题受到处理且尚在影响期内、或发生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人员;

3. 2017年、2019年、2021年连续3次被推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和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的人员。

四、本次院士增选将按规定公示有效候选人的个人基本信息、主要学术成就和贡献及推荐渠道。如所推荐候选人在学术、学风方面被投诉,请负责进行核查并按要求提供书面调查材料及意见。

五、须通过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推荐系统填写《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推荐书(学术团体推荐用)》(以下简称《推荐书》)。

六、须提供全套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被推荐人附件材料(以下简称附件材料),包括:

1. 被推荐人基本情况表,通过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推荐系统填写;

2. 被推荐人当前有效的中国国籍证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被推荐人还须提供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境事务处或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身份证明局的国籍证明并填写《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被推荐人国籍情况说明》;台湾省的被推荐人须提供支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申明);

3.“被推荐人基本情况表”中列出的10篇(册)以内的代表性论文、著作、研究技术报告、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的全文(原则上应有一篇或以上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或其他中国优秀期刊上发表);

4. 主要论著目录;

5. 重要引用和评价情况相关内容的复印件(注明出处,应为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和著作的引用和评价);

6. 获奖(5项以内)证书复印件、发明专利(10项以内)证书复印件及其专利实施情况证明材料。

七、须于7月31日前完成系统填报,汇总的推荐人选名单正式行文报送中国科学院,并提供以下材料:

1. 已在线提交并签字盖章的《推荐书》纸质件一份;

2. 已在线提交的附件材料1纸质件一份;

3.《关于附件材料真实性的确认函》纸质件一份(学术团体出具);

4.《关于附件材料的保密审查证明》纸质件一份(被推荐人单位出具);

5. 附件材料1-6、《关于附件材料真实性的确认函》和《关于附件材料的保密审查证明》等材料的PDF格式电子文件(U盘存储,文件小于100M)。

报送的所有材料不得涉及国家秘密,纸质件必须与电子文件一致。

2023年增选相关制度文件详见中国科学院学部网站。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