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020-29116152、020-29116153

化学加_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李正名:实现绿色农药“从0到1”的突破者

来源:学习时报      2023-10-07
导读:李正名曾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化学学院副院长、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他是我国绿色农药的主要倡导者,带领团队成功创制了单嘧磺隆和单嘧磺酯。这两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效绿色除草剂的诞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独立创制新农药的国家。


  李正名(1931.1.2—2021.10.4),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和农药化学家。1953年获美国埃斯金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56年获南开大学化学硕士学位;1980年—1982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国家农业研究中心进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正名曾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化学学院副院长、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他是我国绿色农药的主要倡导者,带领团队成功创制了单嘧磺隆和单嘧磺酯。这两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效绿色除草剂的诞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独立创制新农药的国家。李正名曾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197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7年)等70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视察。这是一个承载中国农药领域辉煌历史的实验室。在这里,李正名带领团队研发出单嘧磺隆和单嘧磺酯,实现了中国农药自主创制“从0到1”的突破。

  归国报效:奋发勤学赤子心

  李正名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是我国近代科技教育先驱、中国现代钢铁工业奠基人李维格。李正名十分钦佩祖父“拯中原于涂炭,登亿兆于康庄”的坚定信念及其一生为改变旧中国而付出的努力。在他看来,今日之中国各种条件已经更加优越,实现理想抱负的平台无比广阔,为了继承先辈遗志,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必须逆流而上。李正名的伯父李复几、李中庸,父亲李中道,母亲陈女英均有出国留学后归国报效祖国的经历,爱国血脉历代传承,为李正名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李正名家风严谨,父亲教导他要好好读书、端正品性,学会尊重和帮助他人,将来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受家庭环境熏陶,李正名学业表现十分优异,高中毕业后考取了美国私立大学联合奖学金,于1949年开始在美国埃斯金大学留学并选择了从小就感兴趣的化学专业。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对于周围一些人的反华言论,李正名常奋起反驳,他的学习、生活均受到严重影响,他想要中断学业回国。但当时美国移民局不准中国理工科留学生回国,还通过了一项可以让中国留学生做难民、政府负责其生活费的议案,这让有志气的他更坚定了回国的决心。为了挽留他,李正名所在学校的系主任表示后续会推荐他去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在那里他将获得全额奖学金。但李正名不为所动,毅然放弃了在国外求学的机会,几经辗转,终于作为第一批归国留学生,于1953年回到了祖国怀抱。面对祖国经济与科技同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李正名并不觉得中断留学回国是一种损失、一个错误,反而十分庆幸自己所学的专业能与祖国的科教事业紧密结合起来,这种朴素的希望和真挚的爱国情怀成为他日后努力工作、献身科学事业的不竭动力。

  1953年8月,22岁的李正名满怀憧憬来到南开大学,先是在化学界泰斗、南开大学原校长杨石先身边担任科研助手,后又拜杨先生为师攻读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他于1956年毕业,成为南开大学001号研究生毕业生证书获得者,并留校任教。

  沐雨栉风:筚路蓝缕启山林

  1956年,周恩来强调,要“对农药多关心一点”。杨石先带领李正名等人加紧开展农药工艺技术突破,在有机磷农药研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来到南开大学化学系生产车间视察,十分关心农药生产的原材料和成本问题。他对南开大学师生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农药领域躬身实践给予高度评价,寄予殷切期望。当时,李正名也在学生队伍中,毛主席的话深深激励着他。那时我国农药工业刚刚起步,农药类型和产量紧缺,且由于农药在当时尚属战略物资,进口农药不仅受到诸多阻碍还价格高昂。为了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同国家需求相结合,为了切切实实地做对农业发展有益的事,李正名由元素有机化学研究逐步转向绿色农药化学研究。

  1962年10月,我国高校中第一个化学研究所——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成立,但实验条件窘迫,农药研究举步维艰。当时实验室内经常散发着各种难闻的化学药品气味,还因为对化学品毒性认识不足疏于防护而发生了一些中毒事件,必备的化学试剂和分析仪器也十分紧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李正名向科研进军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减弱。1978年,他参与的“磷32、磷47新杀虫剂”研制项目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1980年,李正名被选派到美国国家农业研究中心访问两年。在这种规模庞大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学习后,李正名对如何做农药研究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1982年访问结束,有亲友介绍他在国外做博士后,但这时他接到老师的召唤,于是立即回国,原来杨石先是想要他接任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李正名原本只想纯粹地做科研和教育,认为行政上烦琐的事务会分散精力,但后来感动于老师即便身兼数职仍坚守教学一线,年过八旬仍全神贯注于学校各项工作,经过再三思量决定担起这个重任。自此,他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十几年。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全国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农药研制已经取得不少成绩,但还一直没能创制出属于自己的新农药。有一次,李正名受邀参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活动,并在会后访问了国外公司,一名公司总裁讥讽中国只会抄袭他们的产品。这刺耳的声音让李正名心中的斗志之火熊熊燃烧,他下定决心要创制中国自己的农药,而且要做就要做得比他们更好。
  新药创制必须从源头上下功夫。李正名瞄准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药带领团队攻关基础理论。经过缜密分析,他敏锐地发现外籍专家关于磺酰脲关系理论的研究存在疏漏,在反复实验和计算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了磺酰脲关系理论,校正了国际上公认的磺酰脲构效关系的四条规则。在此基础上,他和团队合成了近1000个新型磺酰脲分子,成功创制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效绿色除草剂单嘧磺隆和单嘧磺酯,它们不仅可以轻松除防主要杂草,还对生态环境友好、毒性微弱、价格低廉,是农民买得起的“绿色农药”。

  1995年,李正名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南开大学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真的,搞农药,风险高、时间长、投资大。”李正名感叹。单嘧磺隆和单嘧磺酯成功创制的背后是李正名等南开大学农药人用卓越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换来的。2007年和2013年,单嘧磺隆和单嘧磺酯陆续通过农业部新农药正式登记的审批,其间经历了十余年的努力,递交了数十项的试验资料,进行了上百次的毒理环境生态评价。而能够走到这一步,李正名团队凭借的是顽强的意志力和坚定的信念。农药创制工作成功率仅为八万分之一,但“如果大家都不做,就永远不会有中国自己的原始创新,就永远受制于人。”李正名说。

  桃李成蹊:春风化雨恩师情

  李正名非常尊敬老师杨石先,并亲切地称他为“杨老”,他办公室的黑板上一直悬挂着老师的照片。2015年,李正名向南开大学“杨石先奖学金”捐出其获得的“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全额奖金50万元,他要以另一种方式来感恩老师对自己的培育。的确,多年来他也一直是这样做的,那就是学着去当一名“导师”,像杨老对自己一样,爱护有加又严格要求地去培养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李正名的博士生华学文说,李先生不主张读死书,“科研要具有实用性,要服务于国家社会发展。科研经费不许浪费,因为那是国家的钱,来自人民”。与此同时,他不建议学生死读书,而是要全方面发展。他鼓励学生去做义工、当志愿者,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他还会给学生分配管理化学试剂或打扫实验室的任务,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与人为善、水低为海,无论是做老师还是做科研,都要先学会做人。”李正名不仅这样教导学生,还身体力行感染学生,他生活俭朴,穿着朴素。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吃的是大白菜等廉价平民菜,黄毛衣、蓝衬衫、毛线帽子是他的“经典”造型。他不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却把学生的事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学生过节时收到的第一个祝福是他发的,迎新生时的小礼物是他精心准备的,学生们论文上色彩鲜艳的标注是他反复琢磨后添加的。在同学们心目中,他是良师益友,是受人尊敬的“先生”。如今,已经有很多从他门下毕业的研究生成为科技界、教育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2021年10月4日,李正名与世长辞,享年90岁。他深耕新农药创制60余载,把汗水洒在祖国大地上。“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著名教育家、南开大学创办人之一张伯苓发出了质朴厚重的“爱国三问”。而李正名的一生正是对老校长三问最好的回答。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