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020-29116152、020-29116153

化学加_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AFM:聚合物胶黏剂改善高负荷锂硫电池氧化还原动力学和阻燃性能

来源:化学加原创      2023-10-08
导读:近日,大连理工胡方圆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吸附介体协同聚合物胶黏剂(PAT),通过紧密的分子间协同作用来调节锂多硫化物(LiPs)的转化。丰富的极性基团为LiPSs提供了强大的锚定能力,有效地抑制了穿梭效应,锚定的LiPSs被邻近的介体催化位点加速,促进了其氧化还原动力学。此外,PAT本身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有效提高了锂硫(Li-S)电池的安全性能。得益于这些特性,PAT基Li-S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5C下的平均容量为617.34 mAhg−1,循环稳定性优异,在2 C循环800次后容量仍保持在629.1 mAhg−1。即使在高负载(9.84 mg cm−2)和贫电解质(E/S=3.56 μL mg−1)的苛刻条件下,PAT基电池仍能提供9.58 mAh cm−2的高平均面积容量和3 mV的超低过电位,证实了吸附-介体协同聚合物胶黏剂在高性能Li-S电池中的应用潜力。该研究以题为“3D Adsorption-Mediator Network Polymer Binders Improve Redox Kinetics and Flame Retardant Performance for High Loading Lithium–Sulfur Batteries”的论文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文章链接DOI: 10.1002/adfm.202306990。

image.png

(图片来源:Adv. Funct. Mater.)

正文

作为维持Li-S电池阴极结构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胶黏剂显著提高了电化学性能,特别是在高负载下,然而,其功能通常没有得到广泛探索。聚偏二氟乙烯(PVDF)作为Li-S电池中最商业化使用的胶黏剂,具有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和可接受的粘附力。然而,它无法适应多次体积变化引起的内应力,并且由于其线性结构和非极性基团而无法吸附LiPSs (图1a)。作者考虑到三(2-羧乙基)膦(TCEP)常被用来催化蛋白质中的二硫键,并表现出优异的生物催化性能。因此,作者将具有催化S-S断裂功能的TCEP引入到胶黏剂中,并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的合理设计而构建了3D “吸附介体”网络聚合物(PAT)胶黏剂。3D结构与非共价键的结合提供了很强的耐受性,可以承受重复电化学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有利于维持电极结构的稳定性。聚合物主链中丰富的极性基团(-NH2、-CONH)的化学吸附作用和交联剂TCEP的介体催化作用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吸附LiPSs,同时加速所吸附的LiPSs的转化,从而抑制LiPSs穿梭,增强电化学性能,特别是在高硫负载条件下(图1c-1d)。此外,高氮(N)和磷(P)含量的胶黏剂可以为Li-S电池提供优异的阻燃性。

image.png

图1. 吸附介质基胶黏剂的结构和机理示意图
图片来源:Adv. Funct. Mater.

将带有胍基的精氨酸(Arg)通过简单的酰胺化反应接枝到聚乙烯亚胺(PEI)上,形成带有大量极性基团的支链聚合物PEI-Arg(记为PA),然后引入具有介导催化作用的TCEP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进入系统,形成3D“吸附介体”网络聚合物胶黏剂PEIArg-TCEP(表示为PAT)。为了验证PAT的成功制备,作者首先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PA的结构(图2a-2b),证明了羧基和伯氨基发生了酰胺化反应。此外,作者还通过1H NMR研究了 PA、PEI和Arg的化学结构(图2c),结果表明Arg与PEI成功进行了酰胺化反应。随后,将介体交联剂TCEP添加到体系中,得到3D交联胶黏剂PAT。为了确认PAT中主链和交联剂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作者进行了随温度变化的 FTIR光谱(图2d),表明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作者还通过二维FTIR光谱进一步确定PAT中的静电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胍基/NH3+和COO之间存在静电相互作用(图2e-2f)。图2g-k显示了PAT胶黏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图像。EDS图谱显示PAT中的元素分布均匀,有利于吸附-介体的协同作用。

image.png

图2. 合成胶黏剂的化学结构表征
图片来源:Adv. Funct. Mater.

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是评价胶黏剂的重要指标。作者通过剪切流变试验研究了胶黏剂的加工性能(图3a)。PAT和PA胶黏剂的正极浆料在不同剪切速率下均表现出显著的剪切稀化行为,这确保了高剪切速率浆料制备和电极刮削过程中优异的加工性能。此外,与PA相比,PAT阴极浆料在所有剪切速率下都表现出更高的粘度,这可能归因于形成了3D动态结构,增强了阴极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作者还采用180°剥离测试进一步评估PAT粘合性能(图3b),证明了PAT具有更强的粘附力,以确保活性物质不能从集电体上剥离。作者还通过纳米压痕测试评估了不同胶黏剂的机械强度。对不同电极施加相同的力,基于PAT的电极具有最小的压痕深度(图3c)。此外,作者还采用可视化吸附测试来评估不同胶黏剂对 LiPSs的吸附能力。负载PAT的Li2S6溶液吸附后变为无色,而PA和PVDF的溶液分别呈现浅黄色和深黄色(图3d),表明PAT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作者还将XPS用于解释PAT对LiPSs的化学吸收机制(图3e),证实了PAT与LiPSs表现出强烈的相互作用。为了阐明 PAT、PVDF和LiPSs之间的吸收机制,采用了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图3g)。PAT胶黏剂与LiPSs的结合能高于PVDF,表明PAT中丰富的极性基团可以有效吸附LiPSs,这对于提高硫利用率和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image.png

图3. 胶黏剂的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
图片来源:Adv. Funct. Mater.

为了验证PAT具有优异的催化硫转化潜力,作者对不同的基于胶黏剂的电池进行了循环伏安法(CV)测量。可以清楚地看出,所有CV曲线均呈现两个阴极还原峰(Ic1和Ic2)和阳极氧化峰(Ia1)(图 4a)。此外,与基于PA和PVDF的电池相比,PAT基电池在Ia1、Ic2和Ic1处具有最小的塔菲尔斜率(图 4b,c),这意味着LiPSs 具有最佳的转化动力学。这些结果表明,PAT可以加速整个电化学过程中硫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

作者将具有不同胶黏剂的Li2S6对称电池组装在一起,进一步揭示了PAT胶黏剂对LiPSs转化的优异催化效果和可逆性(图 4d)。结果表明,PAT可以与LiPSs相互作用,即使在高电流下仍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效果,有效提高Li2S6的转化率,且PAT胶黏剂具有优异的可逆性和稳定性(图4e)。Li2S4向Li2S的缓慢转化过程被认为是确定Li-S电池容量的关键步骤,其释放了约75%的总理论容量。因此,作者采用Li2S成核测试来评估氧化还原不同胶黏剂的调节能力(图4f),表明PAT中的介体催化位点可以优化转化过程LiPSs。此外,从图4g看出,PAT在从Li2S8到Li2S的反应的每一步中具有最低的吉布斯自由能,这意味着PAT具有最强的自发反应倾向。

image.png

图4. 不同胶黏剂基电池的循环伏安曲线
图片来源:Adv. Funct. Mater.

在放电和充电过程中,较小的电阻有利LiPSs的快速转换动力学。作者进行原位EIS测试以评估基于PAT、PA和PVDF的细胞扩散动力学(图5a-5b)。可以明显看出,随着放电深度的增加,接触电阻(Rf)和电荷转移电阻(Rct)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这可能归因于可溶性长链LiPSs在放电早期增加了电解质的粘度,从而增加了Rct和Rf。基于PAT和PVDF的电池的电阻(Rct + Rf)如图5c所示。与基于PVDF的电池相比,PAT在不同的放电阶段表现出最小的电阻,这是由于PAT具有优异的粘附力,紧密地结合阴极组件,形成有利于快速电荷转移的导电路径。作者通过采用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进一步研究了锂硫电池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的内阻(图5d-5e)。PAT表现出较低的内阻,特别是在Li2S活化和成核过程中,表明PAT可以有效降低LiPSs的转换能垒。此外,作者还研究了不同扫描速率下不同基于胶黏剂的电池的CV曲线(图 5f),并计算了相应的Li+扩散系数(DLi+)(图 5g)。结果显示,基于PAT的电池在所有氧化还原阶段具有最大的DLi+,这表明PAT中的极性聚合物主链可以增强Li+的扩散能力,这是通过LiPSs 的加速催化来促进的。不同PAT和PVDF电池从2.1到1.7 V的阻抗系数如图所示图5h,表明PAT中丰富的极性基团可以加速Li+的扩散,从而促进LiPSs的液固相转化。

image.png

图5. 带有PAT胶黏剂的细胞原位EIS图
图片来源:Adv. Funct. Mater.

基于PA和PVDF的电池在5 C时的平均容量分别为439.14和419.10 mAhg−1,显著低于基于PAT的电池(图6a)。当电流密度降低至0.2 C时,PAT基电池的容量恢复至1031.26 mAh g−1,优于PVDF基电池,这意味着PAT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图6b显示了基于PAT的电池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相应的恒电流充放电(GCD)曲线,结果表明吸附介体催化协同网络可以实现LiPSs的快速转化和硫的高效利用。图6c显示了不同胶黏剂基电池在0.5 C下的循环稳定性。PAT基电池在1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2.8%,明显优于PA(74.8%)和PVDF(54.1%)。长期循环性能如图6d所示,结果表明PAT可以通过吸附-介体协同作用提高硫的利用率。

为了评估PAT胶黏剂的实际应用潜力,作者对基于PAT的电池在高负载下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硫负载量为6.00和7.37 mg cm−2的PAT电池分别提供5.22 和6.77 mAh cm−2的高平均面积容量,超过了商用锂离子电池(图6e)。同时,即使在高负载条件下,PAT胶黏剂也能有效锚定LiPSs通过极性基团,并通过邻近的介体催化位点加速LiPSs的转化,从而提高硫的利用率(图6f)。基于PAT的电池的放电曲线(图6g),LiPSs的液固相转换平台保持在2.1 V的高电压,同时表现出3 mV的超低过电势。一般来说,PAT胶黏剂可以通过吸附介体协同作用显著降低硫物质的反应能垒,以加速恶劣条件下的转化动力学,显著优于之前报道的胶黏剂(图6h)。

image.png

图6. 不同胶黏剂基Li-S细胞的速率性能
图片来源:Adv. Funct. Mater.

作者为了研究PAT和PA胶黏剂的阻燃性能,制备了1 mm厚的PAT和PA圆盘,然后直接点燃。将PAT和PA圆盘放在外部火焰上几秒钟,没有明显的燃烧现象,表明PAT和PA本身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为了进一步证明PAT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作者在不同的胶黏剂基正极上进行了燃烧实验。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将 PAT 基和 PA 基阴极置于外部火焰上数秒时,可以保持电极的结构完整性,而 PVDF 基阴极在暴露于火焰时会迅速卷曲,集流体会严重损坏(图7a)。为了阐明PAT的阻燃机理,作者进行了PA和PAT的TG-FTIR测试(图7b-c),在热解过程中,PAT聚合物释放出更多的NH3和CO2不燃气体,稀释了可燃小分子−CH2/−CH2CH3的浓度,阻碍了热量和氧气的交换,从而提高了安全性。为了进一步验证PAT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作者进行了红外热老化测试在基于 PAT、基于PA和基于PVDF的阴极上进行(图 7d)。PVDF基阴极在所有温度下具有最高的表面温度,表明PVDF基阴极不具有隔热性,进一步证明PAT聚合物在热分解过程中生成的致密碳层隔离了热交换,并使阴极的表面温度低得多比环境温度。

image.png

图7. PAT基阴极的阻燃性能及热红外成像
图片来源:Adv. Funct. Mater.


总结

大连理工胡方圆团队通过静电作用合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Li-S细胞吸附-介体网络胶黏剂(PAT)PAT胶黏剂中的静电相互作用网络使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动态机械性能,有助于缓解重复循环过程中活性材料体积变化造成的结构损伤。PAT中丰富的极性基团为LiPSs提供了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显著地抑制LiPSs的穿梭,并且邻近的介体催化位加速了LiPSs的吸附,从而调节了硫物种的氧化还原动力学。此外,PAT本身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有效提高了Li-S电池的安全性能。这些结果表明,吸附-胶黏剂有助于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Li-S电池的产业化。

文献详情:

Borui Li, Tianpeng Zhang, Zihui Song, Wanyuan Jiang, Jiangpu Y ang, Mengfan Pei,Runyue Mao, Xigao Jian, and Fangyuan Hu*. 3D Adsorption-Mediator Network Polymer Binders Improve Redox Kinetics and Flame Retardant Performance for High Loading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Adv. Funct. Mater. 2023.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306990

image.png

                   长按或扫一扫左侧二维码查看原文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