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2023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候选人简介(二)

来源:化学加网      2023-11-22
导读:8月31日,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共583人,其中化学部99人。今天化学加先为大家介绍化学部99位候选人中的另外10位:黎书华、刘磊、罗三中、骆广生、夏海平、范青华、蒋锡群、董振超、胡金波、郎建平 。据悉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化学学部12名。此前已经为大家介绍了熊仁根、叶国安、陈春英、游书力、卿凤翎、彭慧胜、唐智勇、郑南峰、常俊标、朱为宏等10位。

点击查看:2023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候选人简介(一):熊仁根、叶国安、陈春英、游书力、卿凤翎、彭慧胜、唐智勇、郑南峰、常俊标、朱为宏


黎书华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黎书华教授长期致力于复杂体系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发展和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针对传统量子化学方法的计算量随体系增大呈指数增长而难以应用于复杂体系的挑战性难题,他原创提出了两类线性标度量子化学方法:基于能量的分片方法和"分子中的簇"局域相关方法。这两类方法的计算量随体系增大仅线性增加,突破了传统量子化学方法的计算瓶颈,将高精度量子化学计算拓展到数千原子以上的复杂体系。他开发的量子化学程序包为复杂体系的量子化学研究提供了高效的计算工具。这两类方法在复杂体系的计算方法领域发挥了引领作用,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8年获亚太地区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Pople Medal”奖,2009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7年入选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2019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9年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0年入选中国化学会会士。2022年,入选首批新基石研究员。

https://itcc.nju.edu.cn/~shuhua/index_cn.html

https://www.chemsoc.org.cn/member/fellow/134224.html


刘磊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刘磊教授主要研究蛋白质的化学合成。发现了蛋白酰肼连接反应,建立了蛋白质化学合成新方法,推动蛋白质化学合成进入超越500氨基酸新时代,完成了多修饰组蛋白、复杂泛素修饰蛋白等一系列蛋白质的化学合成,解析阐明了一系列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相关蛋白质机器的功能机制,发展了靶向GPCR及E3等的药物分子并部分进入临床阶段研究。曾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科学探索奖、京博科技进步奖等荣誉。2023年入选“新基石研究员项目”。

https://www.chem.tsinghua.edu.cn/info/1088/3355.htm

https://www.chemsoc.org.cn/member/senior/134146.html

https://www.chem.tsinghua.edu.cn/info/1095/2221.htm


罗三中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罗三中教授研究工作以发展新型分子催化体系为核心,开拓其催化合成应用;结合物理有机和人工智能技术,探讨催化剂理性设计。道法自然,致力于以自然界催化策略和机制为蓝本,设计发展全新、广普适用的仿生小分子催化体系,研究其在功能小分子、超分子和功能材料催化合成中的应用,探究其催化机制和规律,挖掘小分子催化生物功能与生命起源意义。近年来,分别发展了仿生手性伯胺催化、手性双酸催化、手性碳正离子催化和仿生邻醌催化剂。先后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家奖、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亚洲核心计划讲学奖、Thieme化学期刊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化学会手性青年化学奖、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青年奖等诸多奖项,并获得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人才计划支持。

http://cbms.chem.tsinghua.edu.cn/info/leaders/277

https://www.chem.tsinghua.edu.cn/info/1095/2218.htm

骆广生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

骆广生教授作为清华微化工技术方向创始人和分离科学与技术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微尺度流动化学、微化工技术、分离科学与技术、多相流动与传递、粉体材料制备等研究。致力于微化工理论体系构建和微化工技术从概念到工业应用的突破,揭示界面力、粘性力等对多相微分散体系的调控机制,发展基于剪切力调控的微分散方法和设备,分析微分散过程中动态界面张力的变化规律,研究探索微尺度混合、传递和反应基本规律并建立数学模型,发展分离和反应过程强化新方法,提出微设备放大和微化工系统集成理论与方法,发明微槽式、微滤膜式、多重孔径微筛孔式、微筛孔阵列式、微元件组合式等多种微化工设备,突破多项微化工技术产业应用的重大难题,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微化工技术在万吨级湿法磷酸净化、酸团萃取、纳米碳酸钙制备、溴化丁基橡胶合成、橡胶促进剂合成等的产业化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以及省部委科技奖励9项。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创新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多次获评清华大学“良师益友”,首批入选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名人堂。

https://www.chemeng.tsinghua.edu.cn/info/1094/2416.htm

夏海平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夏海平教授发现、创立了碳龙化学。这是夏海平突破了著名的休克尔规则开创并自己命名的新化学。通过与多位不同专业教授合作,全面开展了碳龙配合物在能源、材料、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从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交叉领域,对金属有机化学、配位化学、芳香化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碳龙化学(Carbolong Chemistry)定义:一条平面共轭的碳链通过至少三个碳-金属σ键螯合一个过渡金属的化学(该螯合方法属于原创)。其中,long取自于“龙”的汉语拼音。碳龙化学创造并至今保持着3项世界纪录:1.卡拜碳键角纪录(<130°);2.金属的赤道平面上有5个碳-金属键;3.四个芳香环共享一个原子。碳龙化学入选国际经典教科书《March's高等有机化学》。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霍夫曼高度评价该工作,并授权公开该评价。 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6年获得中国化学会第七届“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主持成果入选2013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6种“碳龙试剂”进入百灵威试剂目录全球销售。多项成果已产业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第一和第三完成人)。

https://www.sustech.edu.cn/zh/faculties/xiahaiping.html&wd=&eqid=c76f74170000608a00000006648d2283

https://www.chemsoc.org.cn/member/fellow/133916.html

范青华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范青华研究员长期从事手性催化合成研究。围绕手性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效率和催化剂的分离回收等核心科学问题,突破传统负载手性催化剂的局限,率先提出并设计合成了以手性膦配体为核心的新型树状大分子负载催化剂,发现了明显的“树状分子效应”并揭示了其本质,建立了“均相催化,两相分离”催化剂分离回收新策略;提出了抗衡阴离子诱导的手性催化氢化新模式,实现了系列挑战性芳香杂环化合物的高效、高选择性催化氢化新反应,揭示了抗衡阴离子对反应选择性调控的本质与规律,为结构多样性手性氮杂环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绿色实用的新途径,相关反应被收入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有机化学工具书之一Organic Synthesis丛书,为手性合成化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200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5年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

https://www.chemsoc.org.cn/member/fellow/133673.html

http://159.226.64.165/web/24204/12


蒋锡群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蒋锡群教授提出了肿瘤探针设计新概念和信号放大新机制,构建了对乏氧、酸化等肿瘤微环境产生多重响应的高分子光学探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肿瘤组织和肿瘤转移的超灵敏、多层次精准检测;构建了多种先进的高分子给药系统,其中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己内酯纳米给药系统被业内专家认为填补了空白。率先将硼酸作为肿瘤靶向基团引入到纳米给药系统,实现了纳米药物的主动靶向和精准递送;提出并建立了"大分子-单体对法"构筑生物大分子组装体的新方法和理论,实现了生物大分子纳米载体的多层次结构和功能的调控,并进一步拓展到大分子/无机复合纳米载体的组装。该方法先后被全球42个课题组使用和确认,突显其通用性。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8年获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资助,相关研究成果与多家药企签订了转化协议。

https://www.chemsoc.org.cn/member/fellow/98817.html

https://hysz.nju.edu.cn/jiangxiqun/29053/list.htm

董振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董振超教授长期从事单分子物理化学、单分子光电子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致力于面向信息、能源和生物技术的单分子光电效应前沿基础研究,特别是通过研制高空间分辨扫描隧道显微技术与高灵敏单光子检测光学技术相融合的联用系统,系统深入地开展单分子尺度的光电调控和光谱成像研究,在单分子拉曼散射、单分子电致与光致发光、单分子尺度能量转移、以及纳米等离激元光子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曾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0)、中国CAIA科技奖特等奖(2013)、中国科技大学杰出研究校长奖(2013)、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主要完成人,2014年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证书(2016)、中国真空学会中国真空科技成就奖(2018)。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拉曼成像成果入选2013年度“中国光学重要成果”、“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以及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光谱成像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重大科技成果、2020年度“中国光学十大新闻”和“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https://dsxt.ustc.edu.cn/zj_js.asp?zzid=755

https://www.hfnl.ustc.edu.cn/detail?id=11319


胡金波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胡金波研究员首次提出亲核氟烷基化反应中的“负氟效应”概念,多次被国内外同行用于解释和预测氟化学反应,“负氟效应”概念被收入《中级有机化学》教科书;围绕对“负氟效应”调控,发展了多个原创性试剂,被国内外同行成功使用超过150次(包括被Pfizer公司成功用于药物合成中),其中两个试剂被国内外同行广泛称为“胡试剂(Hu Reagent)”;在二氟甲基化反应、二氟卡宾化学、含氟砜和亚砜亚胺化学、氟烯基化反应、氟碳链延长反应等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围绕氟效应研究,首次成功在氟化学研究领域,把氟烷基化、氟烯基化、氟化三大类反应建立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并获得国际同行认可;带领团队积极开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特种含氟材料的研制,利用所发展的新型锂同位素萃取剂材料,首次采用有机萃取法对锂同位素进行高丰度富集分离,锂-7同位素的丰度高于99.99%, 为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钍基熔盐堆的发展提供了关键同位素材料的制备技术。2007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16年入选国家第二批“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获政府(国务院)特殊津贴,201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8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https://www.sioc.ac.cn/sourcedb_sioc_cas/cn/team/jq/200906/t20090621_6773152.html

https://www.chemsoc.org.cn/member/fellow/133906.html

郎建平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教授

郎建平教授研究领域包括金属团簇的设计、合成、结构与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晶态MOFs内的光化学精准有机合成、具有刺激响应的配位聚合物(团簇)的设计合成及智能材料应用、纳米MOFs材料的合成及其对若干无机和有机小分子的精准转化。在团簇化学方面,郎建平教授首次提出了用前驱簇来组装簇基配位聚合物的思想; 提出了前驱团簇的结构导向来组装团簇基超分子多面体的思想,实现了首个结构明确的团簇基超分子立方体组装; 提出了共价与配位协同驱动的组装策略,首次实现了团簇基超分子变形八面体的构筑。在光化学方面,郎建平教授提出了以配位聚合物单晶为平台,将含多个双键的配体植入其中以产生烯烃间不同排列,实现了高选择性地光化学合成环丁烷衍生物的方法。曾被评为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2004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1年)。他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2011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01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

https://www.chemsoc.org.cn/member/senior/133867.html

https://chemistry.suda.edu.cn/31/52/c31981a405842/page.htm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