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张希:​1997,我与青年化学奖相遇

来源:中国化学会      2024-01-02
导读:2023年,正值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40周年,这是中国化学会设立最早的学术奖励,40年来,已产生362位获奖者。为庆祝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40周年,特别企划了“化学青春在路上”专题分享,将陆续推出获奖人与青年化学奖相关的故事及感言。期待这些分享能为更多正在化学科研之路前行的青年人带来启迪与共鸣。

1997,我与青年化学奖相遇


作者:


1997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得者


荣誉和奖励虽然不是我们工作的目的,但它们在工作中有着特殊的鼓舞和激励作用,对于青年人尤为重要。适当的荣誉和奖励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并成为继续努力的动力,也更坚定自己选择的学术道路。创立了30年的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就起到了激励青年和奖掖后学的特殊作用。

我曾于1997年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在我获得的荣誉中,这是我非常珍视的一项奖励。一是因为它的口碑和声誉极佳,每年全国只奖励10名35岁以下的青年化学工作者,许多获奖人日后都成为了知名学者。二是因为它是我较年轻时获得的一份奖励,感到化学前辈们的关怀、关注和肯定,让那个当年32岁的青年倍感荣誉和责任,让他的化学梦更真实。

记得1997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的颁奖典礼是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举行,我本应出席,还应邀代表获奖者发言。但岳母突然病危后去世,最后一刻不得不取消了行程。在医院护理期间,我准备了获奖发言,并一遍遍修改,那情形仿佛还在眼前。虽成为了未能发表的“文章”,但它饱含我当时的真情实感,我至今还留存为念。

令我特别高兴的是,我培养的很多学生活跃于国内外的学术界,其中已有三位青年才俊因为他们独立的科研成绩,荣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包括吉林大学孙俊奇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崔树勋教授、清华大学许华平副教授。这应算青年化学奖的接力吧,期待并相信他们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作为一名昔日青年化学奖的获奖者,我感到很幸运。我每取得一点成绩,都及时得到了前辈和同行的肯定和鼓励。而且随着国家对科技和教育的持续投入和重视,我们工作和生活条件已有很大改善,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又可以很有尊严地生活,我感到幸福,并很珍惜这一切。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如何才能由化学大国变成化学强国?这应该是我们所有化学工作者的责任,期待青年化学奖的获奖者们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