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系列期刊汇集了Nature Portfolio旗下多学科研究和综述期刊,自1869年起一直致力于理解、探讨和分享科学。其中,《自然》(Nature)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科学周刊,基于科学研究的原创...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的马志强课题组,开发了一种环状1,3-二醇催化不对称的去对称化策略,构建了含氮杂季碳β-咔啉骨架;并通过串联的Heck/半胺化反应,一步构建D/E环系,实现了(+)-alstrost...
轴手性联芳基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活性分子及化学材料中的重要结构单元,同时也是手性配体的优势骨架,所以,轴手性联芳基化合物的高效不对称合成一直备受关注。迄今为止,已合成了大量手性配体,并成功应用于...
近日,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Huanting Wang团队开发了一种使用聚酰胺(PA)作为基质的基于手性多孔有机笼(CC3-R)的对映选择性薄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中完全有机且可溶于溶剂的笼状晶体与聚合物...
由于脂肪族亚胺容易水解和二聚,通过脂肪族亚胺的脱氢反应合成α,β-不饱和亚胺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近日,东北师范大学傅俊凯教授与关威教授合作,开发了一种钯催化脱氢合成α,β-不饱和亚胺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良...
南京大学谢劲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光/镍协同催化下羧酸与其衍生物(NHPI酯)间高选择性自由基-自由基交叉偶联反应。该反应为从市售羧酸合成结构复杂的酮和含有全碳季碳中心的分子提供了一条实用的途径。同时,该策...
近日,宜春学院邹怀波课题组报道了一种酞菁铁(Ⅱ)(PcFe(II))催化下重氮乙腈与一级胺之间进行的自二聚-串联二胺化反应。据目前所知,传统意义上,金属催化下重氮试剂与胺的反应是进行N-H键插入,生成...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陈芬儿院士团队游恒志课题组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化学科学》(chemical science)上发表题为铜催化消旋底物的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Copper-catalyzed...
6月2日,第一届“化育新材杯”新材料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暨2024中国·绍兴第九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分站赛圆满举行,一场创造价值、铸就未来的新材料行业尖端赛事吹响号角!...
2024年6月14-15日,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启航,共绘医药未来!...
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本条例。...
为庆祝兰州大学建校115周年,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2024年5月31日美国化学会(ACS)将联合兰州大学共同举办ACS Nano Summit @ Lanzhou Univer...
近年来,无受体脱氢(AD)和借氢(BH)策略已被广泛应用于可持续合成,这类反应无需外加氧化剂即可构建新的化学键。无受体脱氢和借氢策略的反应具有原子效率高和官能团兼容性好的特点,符合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合成...
2024年5月29日,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朱家鹏教授和耶鲁大学张凯教授联合研究团队的科研成果“High-resolution in situ structures of mammalian respi...
近日,大连化物所生物能源研究部生物能源化学品研究组(DNL0603组)王峰研究员团队在木质纤维素三素分离和高值利用方向取得重要突破。相关工作以“Selective lignin arylation f...
5月25日,中国石化湖南石化公司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酯化法环己酮装置B线一次开车成功,每小时向下游装置稳定供应优质原料环己酮20吨,至此,该项目新建17套主生产装置均一次开...
近日,清华大学化学系刘强课题组在手性识别与不对称催化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通过设计并构建一类具有精细可调限域结构的阴离子型锰氢催化活性中间体,在酮亚胺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成功实现了对微小差异烷基取代...
5月25日,中石化湖南石化公司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酯化法环己酮装置B线一次开车成功,生产出优质环己酮,与去年12月15日先期建成投产的A线实现双线运行,目前日产环己酮120...
CMTF第二十一届深圳国际医疗旅游展将于7月12-1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11月21-23日在北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