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曹睿教授课题组报道了关于CoII卟啉化合物1催化氧还原反应的机理研究。...
本研究报道了一种具有高自旋Mn²⁺双原子中心的催化剂(Mn₂-DAC),该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实现了高选择性(>90%)、高电流密度(300 mA cm⁻²)、超长稳定性(240 h)下的过氧化氢电合成...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左智伟课题组隶属于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金属有机光催化合成方法学,惰性碳氢键、碳键选择性活化转化、精细化学品、药物绿色合成,致力于发展烷烃催化转化、惰性化学...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张健/张海霞团队报道了一种创新的分级自组装策略,首次利用简单易得的非手性单体,通过动态共价化学(硼氧/硼氮键)与非共价相互作用(氢键、π-π堆积)的协同作用,在一锅法中实现...
第三届高等学校有机化学教师研修班定于2025年7月18日至21日在安徽省芜湖市举办。...
通过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合成对二甲苯:实现创纪录的高空时产率 对二甲苯(p-X)作为重要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合物,目前其生产高度依赖石油催化重整工艺,这不仅消耗有限石...
近日,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Varinder K. Aggarwal与Adam Noble课题组报道了一类兼具稳定性与高还原活性的硼基-联吡啶自由基,其可通过联吡啶与二硼试剂简单混合生成。研究发现,这类自...
在这场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浪潮中,以曾安平为代表的有着国际视野和深厚基础及工程研究的科学家正成为关键推动者。他们不仅为全球合成生物学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更将实验室的突破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全...
深圳大学AIE研究中心成立于2018年5月,由唐本忠院士创建。研究中心挂靠深圳大学材料学院,王东教授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中心立足于AIE原创性概念,瞄准AIE研究的前沿问题,致力于AIE材料的开发...
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宁夏大学共同主办,以“绿色合成——可持续化学新质生产力”为主题...
材料精准制造方向提出了利用AI计算技术实现“机制驱动的精准材料制造”路线,即通过对材料制造过程的机制理解实现材料的精准制造,将以集成电路材料、碳材料、二维材料、单晶金属等材料为例,开展材料制造机制的理...
7月2-3日,荣格上海PCT个人护理品技术高峰论坛盛大开幕!3000+行业代表,150+演讲嘉宾,6000㎡场地,180+展商,10+论坛。PCT广州站定档11月19-20日,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近日,德国海德堡大学(Heidelberg University)A. Stephen K. Hashmi课题组与北京大学焦宁课题组联合发展了一种双齿氮配体(如邻菲罗啉和联吡啶)辅助的金氧化还原催化体...
Asia BIO Innovation Summit 作为亚洲地区生物医药行业的高端峰会,2025年在新加坡、成都以及深圳三地召开系列峰会,本次Asia BIO • 新加坡站将于8月14日-15日召开...
上班不打卡,弹性工作时间,课题组氛围良好,提供情绪价值,当前经费充足,可以稳定支持年轻人发展...
连续流光热催化CO2还原技术通过结合光能与热能协同作用,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提供了创新路径。本文深入综述了该技术在材料设计、光热协同机制以及反应器创新方面的最新进展,并着重强调了连续流系统对光热催化C...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渠凤丽研究员团队致力于核酸适体与框架核酸技术的创新研究,通过发展高特异性分子识别工具和精准递送系统,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张中海课题组在《Chemical Science》发表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基于金单原子光电电极的单分子适配体锚定策略,实现了多巴胺在活体脑区的高选择性检测。该研究不仅突破了传统适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