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度山东大学“学术之星”评选结果揭晓。该奖项的设立旨在激励学校研究生开展原创性和引领性科学研究,争创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推动“学术兴校”发展战略和学校“双一流”建设。其评选结果充分...
2019年12月23日-26日,俄罗斯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合物研究所Aziz Muzafarov院士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工业及高分子化学研究所朱晓敏博士受我院冯圣玉教授邀请,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与山东大学、...
王国栋,出生于辽宁大连,毕业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压力加工专家,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长期从事钢铁材料轧制的理论、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在板形理论和板形控制、热轧...
清华大学医学科学楼三层,由14间实验室组成的清华大学免疫研究所成立尚只有5年。然而,就是在这小小的14间实验室,孕育出众多领先世界的免疫学研究成果。在这里,一个个科研难题被成功攻克,一批批医学人才茁壮...
他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中国心血管病领域的创新,为我国乃至世界心血管诊治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近日,世界心血管创新大会上,他获得心血管创新终身成就奖殊荣!想知道他对“创新”的诠释吗?来听听葛均波院士谈...
从 1999 年开始,每一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都会选出一批 35 岁以下最具有创新性与影响力的科学家、科研工作者、科技创业者,他们是:发明家(Inventors)创业家(Entrepreneurs)...
近日,第三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榜单(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发布,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纳米技术研究中心吴志光副教授因其在“面向体内靶向递送的微...
八十年代,一位美国化学教授主动与复旦大学合作,为242名中国化学学子走向世界一流名校打开了大门。...
12月19日,第八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仪式举行,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田禾课题组的博士研究生张琦同学荣获本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近日,世界著名的Thieme学术出版集团发布了最新的“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国际学术奖的获奖名单,化学学院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叶克印博士成功入选,成为2020年度...
傅恒志,男,1929年8月24日出生,汉族。材料及冶金专家。河南省开封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及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
2019年12月9-12日,第18届FACS亚洲化学大会暨第20届FACS代表大会在台北市举办。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帅志刚教授代表中国化学会参加大会和FACS理事会。会上颁发了2019年度FACS学术奖...
王佛松(1933年5月-),男,高分子化学家,广东兴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60年在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高分子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并获副博士学位。1...
日前,郑州大学化学学院臧双全教授课题组在圆偏振发光(CPL)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首次报道了非手性金属卤化物晶体中的圆偏振发光,为CPL材料的设计和构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该研究成果以“Circula...
2019 年10 月20~21 日第四届中国药品监管科学大会在京举行,陈志南院士作了《新时代生物医药前沿与创新》的报告,梳理生物技术药物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现代免疫治疗的新技术、新发展,尤其是PD-1...
他是官宦子弟,却饱尝了战乱流离之苦; 他酷爱文史,却选择一辈子与化学相关的瓶瓶罐罐打交道; 他一生多次更改研究方向,却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穷期本然,化为践履,谢毓元先生毕其一生,从青丝到华...
几天前,季维智因其在生命科学的巨大成就获得了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此前,他在优化非人灵长类体外研究技术体系,优化灵长类干细胞分离、规模化培养技术体系,创制多种复杂疾病灵长类动物模型...
2019年12月12日,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双12,这一天也是康宁杰瑞正式登陆港股,挂牌敲钟的大日子!疾风起,激流进,创业十年,从单枪匹马回国,到如今赴港IPO上市。...
12月10日晚上11点,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今年,日本诺奖得主俱乐部再添一员,名城大学教授吉野彰与两位美国科学家共享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至此,日本诺贝尔奖获奖人数已攀升至24人...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3日电(记者贾立君)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发改、生态环境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文件显示,自治区不再布局新的化工园区,严格产业准入、推动产业改造升级,以提升化工行业安全发展、绿色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