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李静海2019年9月12日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70年·道路与经验”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上的讲话整理而成...
“国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我就做什么”——记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黄本立院士 ...
2019年8月15日-17日,在“第一届中国多肽产业论坛暨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多肽分会成立大会”上,赵玉芬院士做了磷试剂在合成肽上的应用的报告。赵院士向参会代表介绍了传统多肽合成方法、肽合成中含磷缩...
“中药不能只停留在经验科学层面,而必须用现代医学标准,揭示中药的作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阐明中药的科学内涵,进行临床疗效的重新确认。”姚新生一直以来都很注重运用科学的方法,带领中药“走出去”。...
“对我来说,科研就等于吃饭,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的兴趣所在。当你能够解开某些化学反应之谜,能够控制某些化学反应,你会感到很开心。”——支志明...
我国的两院院士中,年满80周岁而成为资深院士的少数人,被定义为“国宝”级人物。资深院士中,年届90“还每天上班”的少之又少;而90岁以后仍立于科技前沿的,更是凤毛麟角了。被人尊称为“90后院士”的陈俊...
2019年10月22-25日,以“面向产业新时代的多孔材料”为主题的第二十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在杭州举办,大会颁发了第二届中国化学会分子筛委员会“中国分子筛奖”。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上海...
近日,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日本著名光化学家、北大名誉教授藤岛昭在央视《开讲啦》开讲。在与中国持续交流的40年间,藤岛昭培育了38名中国留学生,其中3位已经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教育...
孙大业,细胞生物学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生物学“细胞信号转导”领域教学与科学研究。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化学不仅仅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反应的科学,化学对化学家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本文抛砖引玉地提出了“无常”“和而不同”等哲学思想的化学基础,并从化学现象出发提出了“错者美...
胡英,男,1934年6月出生,湖北省英山县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在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工作至今;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工科化学课...
当地时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3位科学家,分别为美国科学家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英国科学家M·斯坦利·威廷汉(...
9月17日,兰州大学隆重举行建校110周年纪念大会。纪念大会上,八位发言代表中,含三位化学工作者。严纯华校长是稀土分离理论、应用及稀土功能材料研究领域的院士;司徒塔特教授则是从事超分子化学和分子机器研...
2020年2月19日-21日,2020上海国际材质分析、实验室技术博览会,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W2 (SNIEC)...
9月19日,2019(第十三届)汽车轻量化大会暨展览会(ALCE)扬州开幕。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丁文江做了“汽车减重,创新为魂”的主题演讲,并接受了大会新闻中心的专访。...
王正敏,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大学,现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听觉医学临床中心主任。擅长诊治耳聋和各种致聋疾病,包括面瘫、面肌痉挛、眩晕,耳、鼻、颅...
李季伦院士是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农业教育家。曾任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试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他出生在富阳渔山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务过农、当过兵,却始终没有放弃对学业的追求...
麦松威院士,世界著名化学家,一直关注并支持着大陆,尤其是中原地区化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对于郑州大学化学学院更是给予无比关怀和鼎力支持。麦院士不仅学术上造诣深厚,还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结,无私奉献、无怨无...
朱世平教授撰写的“化工之歌”一文,将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内涵的化工学科的方方面面通过浅俗的灵动性语言清晰地展现出来,笼天地于形内,解读得生动而透彻。我以我歌见真知,在科技文明的语境中宏大、精深的化工世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