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的姚传好教授课题组在《Small》期刊上发表综述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影响金属团簇催化剂性能的因素,以及金属团簇在电催化中的应用进展。...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魏东芝教授团队在生物催化与合成生物学领域再次斩获绿色生物制造产业重大成果。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召开了“手性纯草铵膦(精草铵膦)除草剂绿色生物制造技术与应用”科...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始建于1946年,1998年首批获化学工程与技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率先入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是清华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
“不存在‘天坑专业’,你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按照科学前沿发展和国家需求去做,你就肯定有前途,不愁找不到工作。”...
余国琮,1922年出生,2022年去世,广东广州人。化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3年本科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1945年硕士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1947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此后在...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应邀在国际综述期刊《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上,发表题为“Growing Bacterial Cellulose-Based ...
6月28日,2021 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发布,Frontiers 共有 47 本自有期刊获得最新的影响因子,另据 Dimensions 数据...
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强磁场中心盛志高研究团队依托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成功研发了一种主动智能化的太赫兹电光调制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211组)陈庆安研究员团队提出了铑催化醛的Tsuji-Wilkinson脱羰氘代反应策略,该策略为采用廉价、易得的醛类化合物制备高附加值的氘代化合...
大连理工大学梁长海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碱土金属掺杂-刻蚀处理的通用型催化剂合成策略,制备了一系列高活性、稳定性的M-Co3O4-Ac(Mg、Ca)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在丙烷完全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和反应...
6月28日,2022年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公布,其中备受关注的期刊影响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 简称JIF)...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普诺·白玛丹增专题攻关组对香茶菜属药用植物帚状香茶菜(Isodon scoparius)化学成分的结构与功能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Or...
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COVID-19大流行已经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病毒防治策略以应对这空前的灾难。自新冠病毒大流...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朱正江研究员、刘南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Global Stable-isotope Trac...
中科院物理所在多界面协同提升钠离子电池性能上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Interfacial engineering to achieve an energy density of over 200 Wh...
近期,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袁林教授和张晓兵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线粒体靶向分子前药,将缺氧激活的前药与PDT药物相结合,可以在肿瘤缺氧条件下被选择性激活,释放化疗药物和光敏剂,并且由于在光照后加剧了细...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常明欣课题组开发了一种铱与手性亚磷酰胺配体的催化体系,可实现酮与伯烷基胺(作为氮源)的不对称还原胺化反应。机理研究表明,反应涉及outer-sphere氢化物加成的过程,其中两个...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又称渐冻人症,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目前无药可医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每年的6月21日被定为 “全球渐冻人日”。...
在2020年暑假的热播剧之一《三十而已》中,女主之一顾佳的丈夫许幻山30多岁就患上了中度脂肪肝,在饮食上极受约束,妻子顾佳甚至用果汁替代了他的晚饭。生活压力巨大,口腹之欲又长期得不到满足,纵使家庭美满...